《伤寒论》笔记69|有汗必为阳,阴证无汗
2020-04-17 本文已影响0人
江南_ac34
一六三、“份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鞭,脉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细,病在里也;头汗出,病在表也;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细,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喝了麻黄汤过了五六日,病没好开始传里了。“头汗出,微恶寒”是表证,“手足冷,心下满”是里证,手脚的温度来自于胃热,表里均有邪,里面虚了,故“口不欲食”。大肠是一节一节的,所以正常的大便是一段一段的,现在肠子蠕动力量不够,故“大便鞭”,大便自己流出来成一条状像鞭子,此为“阳微结”。
“脉沉细,病在里”,这一条辨告诉我们:太阳证也有脉沉细,虽然脉沉细是少阴证的脉。因为“头汗出,病在表”,有汗必为阳,阴证无汗。阳明是纯热证,到了阴证完全没有汗,所以有汗代表阳还在,胃热上冲到头,人流汗第一个就是头,头先于手脚出汗,能出汗就好治,最怕动了也不出汗,代表根本没津液了。如果从无汗治到有汗,说明病在退。
图片来源网络简言之,阳微结就是既有伤寒表证又有里寒证,可给小柴胡汤解,若还不好,辨证施治,大便通了就好了,比如给大柴胡汤等。
这里是得屎而解,有的是得渴而解,或胃气恢复得解。记住治病的大原则:不管多重的病,不要怕,想尽办法让病人胃口正常、睡觉正常、大小便正常、不口渴、运动有流汗,就已然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