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三天可见,刚刚好!
我们通讯录里好友越来越多,朋友的比例却越来越少。每条朋友圈发什么,让谁看不让谁看,都要打标签。分享变成了负担,可又是全民分享时代,我们爱分享。「三日可见刚刚好,只让你看到我当前的状态心情。」
1、朋友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
对大多数人来说朋友圈已经不再是“朋友”圈了,里面有随时可以聊的“朋友”,随时说来就来的产品贩卖广告,最近我微信里还有每天定时问早,一天8次叫我进群缴费学习炒股的路人。
有只会发节日祝福的朋友,老板领导,也有你带的下属或者实习生,有偶尔需要分组不可见的父母亲戚。
有大学时代一起滚床单的室友,有你的同事,也有半年前某个兴趣群里加的「 XXX群 - YYY 」,我还有很多到公司顺路载一程的乘客,还有抄水电为了付款的阿姨,然后才是你给她发个信息用意念回复你的「好朋友」。
微信好友成分这么复杂,再多标签也挡不住新加好友来浏览你的圈,新加的人越来越多,不熟悉的人越来越多,加个好友一看朋友圈都把你了解透了,三天可见就是为了分享及时心情,就怕被你挖坟。
2、片面的妄加评论
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家越来越容易接受陌生人社交,不管你愿不愿意,你要接受陌生人社交的事实,不仅微信,所有社交平台app都如此。
既然是陌生人社交,三天可见要从心理学「基本归因错误」原理说起。
基本归因错误
描绘人们在考察某些行为或后果的原因时高估倾向性因素(谴责或赞誉他人)、低估情景性因素(谴责或赞誉环境)的双重倾向。
它是归因理论的一个现象,即人们常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略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
比如,尽管我们在评价他人的行为时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但我们总是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高估内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
这种现象解释了当销售人员的业绩不佳时,销售经理更倾向于将其归因于下属的懒惰而不是竞争对手的实力。
就是说当你看见别人在干某事儿的时候,你会倾向于认为「这是他性格决定的」
当你自己在干类似的事儿时,你会倾向于认为「这是环境影响导致的」
当我们阅读别人的朋友圈的时候,我们以为我们窥视了他的生活,甚至是性格。
其实我们只是看见了一个不明所以的状态。也许只是别人的一点。「我们不喜欢别人对我们妄加评论,更不希望别人从朋友圈看到一个时而高兴,时而疯狂的自己。」
3、为自己的隐私保留安全舒适区
朋友圈作为公众场合,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被观察。虽然朋友圈没有点踩,但这个功能我想应该是存在我们心中的,有比较心理,也有评价心理。
新加朋友之后,尤其是那些希望留下美好印象的朋友之后,就会有很多顾虑。
担心以前的自拍太丑,偶尔的吐槽给人家留下不好的印象,害怕以前的表达会触碰到他们的雷区,所以三天可见最安全。
被观察被评价总会让我们感到不适,所以很多人会一段时间发了很多内容,过一段时间又删掉很多内容,我每一段事件会看自己的朋友圈都会觉得以前不够美,不怎么洋气,言论不够有文化,拍照角度有问题,因为担心自己被评价。
于是就有了标签,我们通过给自己朋友圈打标签,分组,不同的人分不同的组,这个就是我们在对自己印象管理,就是选择性的自我展示。但三天功能出来就省去了很多麻烦。
「从今天起,只要你愿意,我所有的情绪都与你共享。只是我行过的路,看过的云,拍过的丑照,说过的不切实际的话。过了,就不要再提了。就只看现在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