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的小孩首先要有听话的父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对“听话”有一种延伸性的误解,尤其如果描述一个小孩听话,通常意味着顺从、缺乏主见、失去自我。然而,听话,不就是最简单的“听”对方“说话”,这个行为吗?
锤锤大部分时间挺听话的——对的,在小范围内,小女孩被叫作锤锤,这么一个听上去密度很大、挺结实的名字。她听话的状态,是真实地在听我所输出的内容。而且我认为,她能听懂我说的所有事情。
当然我也不会讲复杂的内容呀。基本上是:
——可以把脏衣服放到洗衣机吗?谢谢。
(抱着屁颠颠放到小洗衣机)
——可以帮妈妈拿一下喝水杯吗?谢谢。
(结果把爸爸的马克杯摔碎了哈哈哈)
——进门要脱鞋子喔,自己脱鞋子吧。
(坐在地上吭哧吭哧脱鞋子和袜子)
——你想穿哪双鞋子呢?
(略有选择困难症的她会选一双)
——等下要不要和妈妈一起做饭?
(坐在地上剥了一地蒜...)
——妈妈帮你穿好鞋子,你要和妈妈说什么?
(谢谢)
——你去选一本书放在床上,等下妈妈给你讲,然后我们睡觉好不好?
(去拿书)
看起来只是指挥她做各种事情而已....其结果是她基本上都很配合,很少让我置于崩溃的境地。不过可能我本身也不会太受她影响吧。
她的“听话”,我觉得是源于我的“听话”。
虽然她并不会说什么,但我基本上在满足她的各种“自我需求”,很少去干预、强迫、控制她。让她像个大人似的能自由地去实施自己的“企图”。
——不愿意做的事情可以不做。
不愿意被穿衣服,好吧,先把衣服放床上,待会要下地时叫妈妈过来穿吧。不愿意穿鞋子,好吧,光脚走吧。不愿意睡觉,好吧,自己玩吧...
——想要做的事情可以做。
想爬楼梯,爬吧。想坐在地上,坐吧。想和妈妈一起插花,好吧,给你一个小花瓶和几个小花花。想和妈妈一起磨豆子,好吧,去搬小凳子,先把咖啡豆倒进杯子里。想玩面粉啊,好吧,和妈妈一起做磨牙棒吧。想给哆哆加饮用水啊,好吧,你等在这里妈妈先去倒一杯水噢。想去床上看妈妈衣服换季啊,好吧,先去洗洗脚丫子...
——考虑安全、而不是考虑好习惯。
我允许或禁止她进行某个行为的唯一考量因素,就是安全性。如果安全性低、但是她热情又很高,我会帮忙提高安全性让她去实行。小朋友对“安全范围”有自己的判断,她们小心翼翼地狠着呢。不要认为把她一个人放在床上很危险,即使没有围挡,她也能很好地让自己的活动范畴远离床的边缘。
换言之,只要是安全的事情,随便折腾。无非就是收拾、清理之类的善后事情。
听到她的热情,当她“想要”的时候,就支持;听到她的抗拒,当她“不愿”的时候,就“停止”。我真是个听话的妈妈啊。
《孩子,挑战》:我个人奉为育儿之本的书籍
《孩子,挑战》鲁道夫·德雷克斯作品:《孩子,挑战》《父母,挑战》《婚姻,挑战》以及《老师,挑战》。这是一套碰到妈妈们我就会推荐,也经常买来送人的书,前三本配合起来看更好噢。其实我看过的育儿书籍也就几本,但我认为看过《孩子,挑战》就基本能知道如何与孩子相处。**它说的是一种最基本、最具有指导性的逻辑方法。 **
《麦杰克音乐魔法SHOW》:我个人排名第一位儿歌制作
由上海SMG投资制作的儿童IP,在2016年11月推出,感觉简直就是等着锤锤出来送给她的哈哈哈。还有动画剧集,只是我更喜欢儿歌系列。
目前有4个专辑,其实只是几个动人可爱的旋律,丰富的曲风,搭配适合不同年龄段内容的歌词,制作一流。
我之前还关注了她们的官方微博和一些团队人的微博,然后私信表达了我的欣赏和感谢( 喜欢就得告诉对方我也是太执着了)。
好希望能参与这种精致而又意义的项目啊。
说回来,做一个听话的妈妈其实也不算简单,因为人第一时间听到的都是自己的声音啊——听到的是自己的“想要”和“抗拒”。
不过,让我们一起试着听话起来吧。试一试,说不定可以做到,说不定会有可爱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