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界“沮丧”套餐or“幸福”套餐,你选哪个?

2019-03-18  本文已影响0人  澄澈Zoe

谷哥是个睡渣,弟弟洋洋是睡神,啊谷从小就是艰难抱睡然后落地响,洋洋从小吃饱了躺着玩一会儿不知何时睡着了。

啊谷在幼儿园中午是80%睡不着,晚上也不能早睡着,最高纪录是躺下一个多小时没睡着。

我常常担心他用脑过度,因为他睡前总是在自导自演什么,或者复习白天看到学到的东西,我说你这么早进入这么好的学习状态做撒子呢?

周末的午后我们总是要午睡的,不安排任何活动,希望能把啊谷一周不足的睡眠给补回来。

为此我要强打精神自己不睡,盯着他闭眼睛,闭嘴巴,他真的是只要能闭眼闭嘴很快就睡着,问题是他总是舍不得闭上。

昨天,周日午后,啊谷和洋洋在玩具箱里翻出两只橡皮恐龙,是去年我去内蒙出差带回来的,当时两人还给它们起了名字,一只叫乖乖,一只叫皮皮。

几个月没玩,又感到特别新鲜有趣,就要求放在床上陪睡。

我们家的规矩是玩具不带上床,一是因为大部分玩具太硬睡着了会咯着,二是医生说毛绒玩具容易引起鼻炎。和他们沟通过,也因为他们本没有习惯用安抚玩具睡觉,以前这规矩很容易就遵守了。

可昨天,他们打破了规矩:“妈妈,这恐龙是软的,中间是解压球,特别柔软,又没有毛毛,我想让它陪我睡,好么?”

他们满怀希望,理由充足,作为一个鼓励自主意识的妈妈,认为规矩就是可以合理破坏滴。于是我就把玩具擦洗了一下,他们兴高采烈地抱上床铺了。

可是,一边听他们扮演恐龙的爸爸妈妈或哥哥,进入各种剧情,甚至假装开战了,我一边开始担心,这么兴奋睡不着怎么办呀?

有种冲动我想和他们约法三章:1.不可以影响睡觉;2.如果影响就收起来;3.收起来以后再也不能放到床上了。

这三条环环相扣堪称完美!要求孩子答应就必须做到,我就不用担心他们的睡眠了~哈哈

事实是,我忍住了这“约法三章”,因为这种临时强加约定,效果一点儿都不完美。

首先,孩子不是心甘情愿接受的,甚至根本没有认真考虑过就答应,因为当下他们要保住恐龙;

第二,“不影响睡觉”这个约定太笼统,每个人对“影响”的判断不同,但如果具体约定,不可以玩,手不能碰,这也太灭绝师太了吧;

第三,对于新鲜心爱的玩具,马上不玩需要理智,希望一个5岁多和一个3岁多的孩子保持理性,是种奢求。

可以预见,当一个妈妈理所当然地抛出约定并得到孩子肯定回应后,理所当然要求一个理想的结果,一旦结果不理想,妈妈心情就会不好,然后接下来的事情都会不好了,比如觉得孩子说话不算数啦,自制力不强啦……平时孩子不遵守“约定”时,你是不是这么想?

但仔细思量,其实身为大人,有时也太不讲道理了。

所以,一般临时强加的“约法三章”的全过程将是:严肃的要求+孩子答应但做不到+妈妈的愤怒+孩子的反抗+妈妈强制执行+孩子闹累了终于睡着+妈妈后悔自责=“沮丧”套餐。

如果再加上爸爸或其他长辈的断片儿式指责,那就更热闹了~

总之所有人都非常沮丧,简称“沮丧”套餐。

于是,我采取了游戏的方法,“看谁把恐龙宝宝照顾得最好呀,要午睡了,它们被子盖好了吗?”

啊谷和洋洋立马进入被窝,把恐龙也藏了进去,大喊“盖好啦。”

我又担心他们不睡觉,手在被窝里玩恐龙,就说,要把恐龙的头露出来呼吸新鲜空气哦,这样才能健康成长,他们果然照办,特别温柔地给恐龙脖子以下盖好被子,还轻轻拍打它们。

然后我们都躺下来准备睡觉,我继续拿恐龙说事儿,它们好困了呀,需要安静,不然会闹觉大哭的哟~

好样的,我在心里给自己鼓掌,现在连啊谷都安静下来了,比以前状态还要好。

难道今天真能顺利地午睡了吗,幸福来得太突然~

不用强撑精神盯啊谷睡,真是感天动地~我渐渐进入了朦胧状态~

然而更感天动地的是,没几分钟,啊谷在我左耳边,用既骄傲又埋怨的口气说,“妈妈,小乖乖它一直踢被子~”

一向秒睡的洋洋本来呼吸声都重了,听见谷哥说的话,不甘落后地在我右耳边说,“皮皮也是乱踢被子~”

一万只羊驼在我心中呼啸而过,踢!被!子!

好焦虑,搜索对策~却发现只有“约法三章”在脑海里又过了一遍~

但我知道,我不要“沮丧套餐”。

因为是小男生,平时都玩车、枪、积木,或是聒噪或是冷静,两个熊娃极少呈现这样温暖而有爱的画面。

也因此,我才能在焦虑中有一丝清醒,发现需要的不是对策,而是直面我自己的焦虑。

我对孩子睡眠不足感到焦虑,我对自己精力不足感到焦虑,我因为啊谷影响洋洋睡眠也感到焦虑,我还焦虑如果他们每天这么照顾玩具还怎么睡……

焦虑常常就是由这些过度概括、夸大想象、极端思维而来~

好吧,任凭啊谷和洋洋在旁边各种折腾,照顾小恐龙,我躺在床上想着我的焦虑,既然过去和现在都没法解决,也不在于这一天。

难得他们如此gentle,大不了中午不睡,晚上更早点睡,明天也起得早。

这么一想,整个人都轻松了,我说,你们真是好哥哥,踢被子的话要坚持给他们盖好哦,还可以跟他们讲道理哦,加油,你们一定会哄它们睡着的。

然后我自顾自地睡去,一个多小时后醒来,发现啊谷和洋洋两人正呼呼大睡,手里还抓着恐龙。

原来,焦虑的事情并不值得焦虑,焦虑本身才值得焦虑。

到了晚上,他们又把恐龙装进书包,准备第二天带去学校,果然是没有玩具陪睡习惯的娃。

别看我文字里那么轻松,作为睡渣娃的妈,能放下执念实属不易。

因为孩子什么地方不足,你就特别在意和关注这个地方,引发焦虑。其实焦虑很正常,毕竟是亲生的,不焦虑那是外人。

比如洋洋平时是睡神,偶尔也因为玩得兴奋好一会儿不睡,各种折腾,我就一点不焦虑,心中有底,反正由着他折腾一会儿就睡了。

而啊谷这个睡渣,躺下一会儿没有闭上眼睛,还手舞脚痒没有安静地准备入睡状态,我就特别焦虑,可是越紧盯越紧张,也许将紧张传导给孩子,更难入睡。

可见,相信孩子,比焦虑孩子,更能引发正面效果。

对大人来说,更要警惕焦虑攻占了你的身心,一不留神就点了“沮丧”套餐。

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明明是大人自己的问题,却要求孩子改变来减轻大人的焦虑,比如约法三章后的打骂、说教、强制执行,结果不但解决不了前面的焦虑,还能引发新的育儿焦虑,比如是不是会破坏孩子安全感啦,打击孩子自信心啦……然后后悔不已。

如果暂时没有建设性的办法,那还是接纳焦虑,放下执念,休养生息,以更好地状态和美丽的心情迎接熊孩子的挑战吧,在亲子关系良好的基础上,更能共同协商出建设性的方法。

游戏的方法+孩子愿意配合+妈妈放下焦虑+孩子开心+一起找到建设性的方法+家庭氛围好=“幸福”套餐

“沮丧”套餐or“幸福”套餐,你选哪个?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