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处暑,七月中。
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晚来有月升起,初觉夜风微凉。
一湖秋水寂寂,无边蒹葭苍苍。
当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到150度时,即每年的8月23日左右,夏天的暑气算是真正结束了。
“处暑,暑将退伏而潜处”“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三场雨,麻布扇子高搁起”就是对“处暑”气候变化的直接描述。
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
处暑三候
古人将处暑节气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鹰乃祭鸟”一语相当有美学或象征的意义。
鹰在大寒节气、小暑节气里稍有介绍,在数千年的历史上,鹰被奉为神一样的存在,鹰是战神的象征。
“天地始肃”一语超越万物,直接以天地表征物候。“
对先民来说,“禾乃登”也是季候中的一件大事。农民要进献五谷,天子尝食新收获的谷物,首先要奉献给祖庙。对传统社会而言,五谷丰登意味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这三类物候之所以重要,在古人看来,如果鹰在此时不捕鸟祭天,那就意味着行军打仗会劳而无功;如果天地不肃杀,那么君臣之间就会不分上下;如果农田收获不了五谷,那就意味着气候酿成了灾害。
处暑的天气变化多端跟农业生产的要求也相匹配。“处暑一声雷,秋里大雨来。”
当北方冷空气逐渐影响中国内地时,若大气干燥,会带来刮风天气,若大气中有暖湿气流输送,则会带来秋雨。风雨过后,人们会感到较明显的降温。
“一场秋雨(风)一场寒。”气温下降日趋明显,昼夜温差加大,秋雨过后又会艳阳当空,人们往往对此时的冷热变化不很适应,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肠胃炎、感冒等流行疾病,这是“多事之秋”。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在处暑节气,人们要当心“秋燥”伤人,注意平时的饮食调理,少吃或不吃辛辣香燥食品,多食清淡食品。
由于气候渐干燥,很多人会感到早晨起床时嗓子发干,皮肤干燥,即使饮用一大杯水,也难以解渴。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
“秋燥”属温燥,病症多表现为头疼、少汗、口渴、干咳少痰、咽干不适、手脚心热等,跟上呼吸道感染并不相同,这种具有明显季节性的不适,主要与久晴少雨、秋阳暴烈的气候有关。
小贴士
处暑补气
对于秋燥症,专家建议:除了多喝开水、淡茶补水外,也要保持居住环境的湿度。
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便于生津润燥、消热通便。
多吃一些苹果、梨、葡萄之类滋荫的水果,西瓜这类大寒的瓜果则要少吃。
专家建议处暑之后不应多吃辣椒、花椒、生姜等辛热食物,吃过于辛辣的食物会导致人体发汗,更不宜吃烧烤食物,以免加重秋燥的症状。
多酸则是强调应多吃酸性食物,如葡萄、石榴、橘子、山楂等,以此来达到保肝护肺的效用。
对古典中国人来说,处暑期间最大的空间之象为炎阳高照下的大江大河。大时间尺度里的卦象正好是上火下水,天气仍如火般暑热,而河水已经凉得让人抽筋。
这一火水状态是一种令人叹惜又具有挑战的未济状态,是新的开始、新生的希望。河流及其未济状态是一个意义丰富的对象。
中国人对处暑的火水时空命名是“未济”,未济卦在后天秩序里被排列为六十四卦的最后一卦,表达了中国人的时空观:自宇宙开始,人生自然永远未济,有始无终,没有结论,没有尽头。
对此“未济时空”,中国先哲观象系辞说:“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君子观此卦象,有感于水火错位不能相克,从而以谨慎的态度辨别物类,使物群分;使其各得其所,各处以道。
宋人仇远的诗“处暑后风雨”很得“慎辨物居方”之义:“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如他们说: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云彩疏散自如,不像夏天的浓云成块,民间因此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即“出游迎秋”。
总之,了解处暑,能够让我们理解天人相应的微妙。一如物候的“天地始肃”,君子当以身为度,去辨物居方,谨言慎行,反省收敛,才能在千变万化的时空中适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