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之时

2022-03-27  本文已影响0人  拾封人

今天看书时,看到一句话说“支撑人的不是意愿,而是行动”。在看到那句话的那刻,突然好像被什么东西击中了一样。是啊,如果一个人学了一些知识,或是有了一个什么新的想法,而最终他要把思想落到现实中来,其间就一定是需要通过行动才能达成。

然而、思想和行为之间最难跨越的是什么呢?例如,一个想要减肥的人,他一直不停地收集各种减肥方法,其结果是方法确实收集了不少,可他的体重在日复一日中,不但没减轻,反而增加了不少。

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常常会把一个人不肯去做的某件事情,看作是这个人太懒。一个懒字就把所有的问题都包括了,最关键的还是,在被众多人人说“懒”之后,就连当事人自己,都自己渐渐地贴上了一个“懒”标签。只要一旦把那标签贴好了,以后还想再去减肥,再去努力,那只会成倍增加其中的困难。

那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让人动起来。或是把一个看似很大的困难,经过拆解变成无数个小问题呢?很显然,对于上面提出问题,是没有统一标准答案,而是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具体去分析。实际生活中,也没不会有什么永恒颠扑不破的真理的存在。在遇到了一个个现实问题时,终究还要看是不是你的想解决,再有就是,你准备话多大力气去实施。

下面也简单谈谈个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吧!所以,大家也需选择性的听取,所谓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嘛。

对于一件眼前的事情,我们为何没有动力去做?其中可能原因有,自己当下的思想和眼前实际生活情景产生了彻底的分离。所以,很多人一心只管去追求诗和远方了。这种情况是因为对生活失去了掌控,对未来感到一片迷茫,又力不从心。既然如此,倒不如索性把焦点聚集到那些比较遥远的事物上,从而来缓解一些焦灼感,也减轻一些心理压力。

诸如以上的情况,是当下很多人正在面对的真实生活(作者也没能例外了)。在网上满天飞的调侃、嘲讽的段子都无一不是在明证。什么阶层固化,什么内卷,什么躺平,哪个都不是轻松的话题,又都哪个都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那么根据这样些新闻内容,就很自然的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现在社会对当下的年轻人太不友善了。

显然,但凡牵扯到社会大环境,或是某个人数众多的群体现状,最后的大家的情绪总会落到相似的一点上——既然社会都是这样的,要我还能怎么做呢——只要是到了这样的语境,后面就再也不用思考要我们怎么去做了,结果就是大家一同去鞭挞这社会如何的不好。

是的,每个时代的每个人都有各种问题,如果要从中挑毛病,那简直是太容易了。可找出了这些问题之后,那又该怎么办呢?现实情况是解决不了的,那就干脆就地躺下了?还是等着国家出台有力的政策?亦或是直接去走极端?

写到这里,话题可能扯得有点远,也有些大了。接下来,还是谈回我们个人可以操控的那部分。

大家都活在一样的环境,既然有人在努力的改变着自己现状,那我们首先也要停止抱怨,进而去认清现实、看清自己的状况,并且活在当下,用力所能及的方式来让自己变得更好一些。同样也要明白,世上没有救世主。

在文章开头有提到一个关于减肥的例子,那在这里就再多说一句。要进行减肥这个行为并不难,难的是,要给自己制定一个确切的目标和明确的计划。再则,也要弄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要是不去这样做行不行呢?这行问题如果有答案了,后面你就会知道该怎么去做了。

有句话说了,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不论怎么去理解这句话,但在这还想说是,你是想做个文秀才,还是武秀才呢?亦或是这两者得而兼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