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结束语

2024-05-19  本文已影响0人  英姐月嫂

结语 一流的生活不是富有,而是觉知

从日志到反思

记录日程虽然没有让我成为像柳比歇夫那样厉害的人,但提高了我对时间的敏感度

相当于一个深度日志记录,每天只需花一点点时间,对当天最触动自己的事情或感悟进行复盘

大道至简

而复盘的方式也极为简单,通常

只需3点:

①描述经过——以便日后回顾时能想起当时的场景;

②分析原因——多问几个为什么,直到有深度的启发;

③改进措施——尽可能提炼出一个认知点或行动点。

仅此而已。“每日反思”有时候只有几句话,有时候长达数千字,视心而动,视情而定,只要能让自己更好地看清问题并发生改变就好

无论何时,都要把对方的情绪和意见分开对待,这样,即使在最糟糕的

事情中也能学到有用的东西

有了这些认知晶石打底,我们的生命质量和密度将远远超过那些不反思的人。

恍然大悟

“每日反思”至少暗含了三大底层原理。

一是符合“触动学习法”。这个方法很科学,也很重要,是每日反思需要面临的第一道关口

二是运用了“元认知”。元认知的要义在于审视自己的感受和思维,进而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以最低的成本纠正自己的认识偏差,而写“每日反思”正是自我审视的过程

三是遵循了“刻意练习”的原则。刻意练习的要义之一就是带着清晰的目标去学习。

但如果能带着要领去生活,我们就会成长飞快。

不过反思的好处还

不止这些,至少还有三处可以挖掘。

一是它可以节省我们的生命。

因为灵感虽然是一瞬间冒出来的,但其背后却是一段生活经历的积累

二是它可以提高我们的感知细节的能力。

越是好的反思,着眼点往往越细微

三是它可以让我们正视痛苦

痛苦哪里是什么坏事,那简直是上天给我们的成长信号与提示

开始行动

一是不要被形式所缚

反思的最终目的是改变,而不是形式的完美,所以哪怕只有一句话,且这句话让自己发生了改变,那么反思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二是尽量提炼认知点或行动点。不要沉溺于情绪释放或碎碎念。因为反思的最终目的是改变,所以要尽可能提炼出具体可操作的认知点和行动点,

三是列行动清

四是对自己极度坦诚。反思是给自己看的,所以不用在意别人的目光。尤其是在反思痛苦的时候,一定要对自己极度坦诚,把心底最真实的想法挖出来

五是要多阅读

六是选择合适的记录载体。

比如石墨文档或印象笔记之类的

过一流的生活觉知,自古以来都是精英的自我修炼方式。

比如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富兰克林的“每日觉察十三种美德”……如今,我们不缺吃不缺穿,很多人生活富足,但他们未必能过上一流的生活。如果一个人缺乏觉知,那么即使每天锦衣玉食也可能感受不到幸福和喜悦,甚至还会被无聊、空虚和痛苦所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