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之特别

2023-02-21  本文已影响0人  胡畅舟

王阳明被从庐陵县知县的职位上调离,进行了升官。而在后面又在官位上做了一系列的事情,那么,王阳明在这段当官的时间中都做了什么呢?他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其实,总结来说,在先生这段不断升官,不断作为的过程中,让他悟透"心即理"后,他一直作着自己悟出的道理,他在当官过程中不仅作为官员发挥作用,同时还不断论学和思考。

在王阳明奔赴南京太仆寺少卿的职位时,在在船上碰到了徐爱,而在刚开始,徐爱听到他的理论所表现出来的是震惊,因为他不能理解,也不能够相信。但是后来,爱把王阳明的道理实践出来,发现在生活中都一一符合。最后理解了王阳明的很多道理,非常高兴,在文中可以用"不觉手舞足蹈"来形容。由此,我们也能些许看出徐爱成为王阳明衣钵弟子的原因,在刚开始时对此时就有慧根。

而在王阳明45岁时,他又一次升官,巡抚南,赣,汀,漳等处。而在这过程中,他主要做了两件事,分别是为民做事和传承学问。

在这几处期间,王阳明平寇有功,受很多当地百姓的爱戴,百姓们甚至为他修建祠堂,"沿途顶香迎拜"。那么为什么王阳明可以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难道仅仅是因为他可以平叛吗?在这里我认为不然。可能,以前朝廷也派了很多人平叛,他们也可以赢得胜利,但是同时会抢夺百姓的东西,人们的生活依然不安稳,所以并不受拥戴。但王阳明对百姓秋毫无犯,因为他想推进仁政,让百姓过好,而达人就从身边做起,这根本上还是他在实现自己的圣贤梦。

还有一件特别的事是他本来是一个读书人,但是依然读兵书,他读书不只是为了一个术,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志。

而在传承学问的方面,王阳明刻了古本《大学》和《朱子晚年定论》。王阳明不是不同意主熹的观点吗?他为什么要做朱熹的书呢?其实这里有着他对传承的思考。首先,古本《大学》所写的是孔孟的思想,所以王阳明想的依然是传承孔孟的观点。而对朱熹的书,王阳明做了重新的解释和理论。因为朱熹在当时依然是大部分读书人所信仰的,如果贸然写书推翻,可能会受到很多反抗,这样反而不利于传递学说。所以王阳明试着用朱熹的学说和自己的联系起来,想让自己的理论可以更好的传承。其实这里就是儒家中立言的考虑,他把眼光放的长远,希望自己的理论可以在以后帮助更多的人。

而阳明在与弟子论学的期间,他的弟子薛侃刻了《传习录》,而他也把徐爱当成了自己的衣钵弟子。他们不只是德性上的志同道合,王阳明已经把他们的关系从个人上的朋友变成了他传承的希望。可是,不幸的是,徐爱在次年死了。他非常悲痛,虽然也有个人的原因,但更多的是为道传承的可能性减少而悲痛。

而我也希望我在做很多事时可以为更大的目标而努力,比如说像阳明注《 朱子晚年定论 》那样的目的。而不仅仅在乎自己在表面上的利益和面子。但其实我也清楚,想要做到这样,就需要有一个方向,而我知道我要寻找,而已经开始试着寻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