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旧爱还能变成新欢吗?
参加工作五六年来,现在的自己不知道还算不算是个书法爱好者,可能是懒惰消磨了这个乐趣,也可能是杂乱的工作耽误了这个习惯。
小时候同学们对学习字帖的有个言简意赅的说法,不同于现在培训机构所说的“书法”,而叫练字,我的练字之路缺是被动的,是被硬逼的。小学四五年级时,我在偏僻的农村小学,全班28人,成绩在班里还是数一数二的,有一次乡里抽考(大约相当于现在的联考),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说我的成绩还可以,但是字太潦草,就不让我去了,由此,我失去了去乡镇走一趟的好机会(整个小学我只去过一趟乡镇上)。从那时起,我就决心拾掇拾掇一下自己潦草的字,这便有了庞中华。
练字的前提是能看到字帖,那时不如现在方便,不可能通过网络获得,而家里又穷困潦倒,没有闲散的钱买字帖。记忆中是几页残存的庞中华描红字帖,不知从哪搞到的,夹在课本里,没事就拿出来描描,那种扁扁的、稳稳的字体,着实给没见过什么好字的我带来了很大的新奇!可以说庞中华是自己练字的启蒙老师。
真正看到大家字体还是在初中,2000年前后大街小巷都涂刷着素质教育的口号,我竟真沐浴春风,开学领取课本,除了语数主课,还有手工、美术等课本,美术课本多介绍千古名画、名帖、名碑,虽都是截图一段,但是这种管中窥豹的吸引,反倒增加了不少乐趣。兰亭序、祭侄稿、张迁碑、多宝塔碑、宋徽宗的千字文等都成了反复临摹的对象,尤其看到金文等大篆字体时,简直看到了一座宝藏,中国书法博大精深绝非说说而已。
让人遗憾的是,虽说对书法抱有很大乐趣,但始终没有系统练习过,也就大概知道个字体演变的过程,连个书匠也算不上。
高中是拼命的阶段,内心不压抑的估计都是学渣,对于我这种中等成绩的来说,每次考试都是煎熬。排忧解难好方法就是写字,习惯用晨光的大白鲨水笔,0.5的笔头,而墨水浓重,写出的字棱角分明,潜心写个几分钟,心里尤其满足,治愈能力胜过操场上的五里春风。让我骄傲的是,整改高中阶段,对于我的字体,总能收到赞不绝耳,有同学的,也有老师的。
上了大学时间相对充足,能获得资源的途径也多了,五层高的图书馆是个大宝库,无论何时去自习室,我身边总带着一本关于书法的书籍,有碑帖或字帖,也有书法理论,而要看书法期刊,只有去阅览室,因为期刊不外借。那段时间,我随便在宿舍写写画画,都可以在全校比赛中获奖,想到自己专业以后的工作状态,我甚至想过大学毕业后干脆放弃土木工程,去做书法老师得了。
而我终究还是跨入了土木工程的海洋,所谓一入土木深似海,从此万物是路人!这些年来自己总是从一个工地辗转到另一个工地,从干施工员开始,项目部最不缺的就是墨水,那种散发着臭脚味的劣质墨水是在工地“放线”用的,我觉得它连一元的毛笔也配不上,而在工地活动板房双层床铺上层皮箱中的我那毛发参差不齐的毛笔也随着一次次的工地大迁移,而终究消失在我的行囊。
如今,如果有人问,我是不敢回答我是书法爱好者的,这不是谦虚,因为自己确实没底气,有人不甘心,继续问,我会回答:练过两天字。
没有把最大爱好培养成事业,这是我人生中的一大遗憾,有时代背景的限制,有养家糊口的约束,也有懒散性格的影响。虽然现在的自己年龄不算大,三五年后也开始奔四,眼下为了生计,生活还有不少的变数,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机会重拾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