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学习笔记
2016-08-19 本文已影响0人
heitao360
摄影学习笔记
景物:
1、形状、线条、影状,色彩,不要总追求某些性质的东西,
2、光
1、技术学: 相机的设置 曝光 影调的把握
2、美学: 构图
相机使用:
测光模式:
测光键+主播轮
- 矩阵、平均测光:平均光感,对整个取景曲平均计算
- 中央重点测光: 背光时,例如人物,偏重于中间区域,兼顾周边
- 点测光: 反差大 例如蜡烛,适应于极端场景,营造特殊效果,对取景范围中的5%-15%的区域侧光。越高端的相机取景范围越小。
尼康 —— 测量焦点周围 佳能 —— 测量取景器中心周围
点测光
影调
光影的基调,——影调——测光点——光线
低调——不要在最亮的地方侧光,要在第二亮和第三亮测光
背光——在亮的背景侧光
高调——不要在最暗的地方侧光,在第二暗和第三暗测光
中间调=极白与极黑的中间点=18%灰=0EV(曝光补偿)
影调=曝光量×感光度
反差
明暗对比(光比,最暗最亮收光的比例),反差大——硬调,反差小——柔调
宽容度
人眼所能看到的宽容度范围要比相机大的多
AF对焦
单次、多次、不知道啥模式
快门速度
快门越慢,进光越多
白平衡WB
色温越高越冷,越低越暖,阳光5000
色温: 红——橙——黄——白——蓝白 从低到高 并不是特别重要,保证图片原有色温
ISO 感光
数据相机称之为 相对感光度,iso调高可以提速快门,但iso越高成像效果越差,只要光线允许的话,尽量减低iso。
尼康标准 200 佳能标准 100
- 100-400 晴朗的室外
- 400-600 阴天或傍晚
- 1600-6400h 夜间、黑暗的地方
- iso 越低,成像质量越好,近光最高
光圈
光圈越大进光越少,光圈越小进光越多,可以扩大相片的景深,虚实对比(微距、长焦镜头,可以呈现背景极虚的效果)
数据比8大——小光圈 数值和光圈大小成反比
数值比4小——大光圈
人物——大光圈背景虚化 风景——小光圈全景清晰
景深
1、景深与光圈成反比
2、景深与焦距成反比
3、景深与拍摄距离成正比
测光表
自动测光,判断曝光,当侧光表在0值时为曝光正常
误认为所有无题都是中间灰调
当测光物体更亮的浅调,则误认为是光照过度——减少曝光
当测光物体更黑的暗调,则误认为是光照过低——增加曝光
当本身为中间灰的物体,可以依据测光表处理,否则,(白加黑减)
可以通过人的皮肤为基准进行侧光
曝光量 闪光灯
TTl闪光:自动的。
使用闪光灯,iso相对较低,暗部时调高,画面平衡光比快门速度变慢
夜景
1、低速、高处往低处俯拍
2、低iso提高画面质量,长时间曝光,开启长时间曝光降噪
3、阳光模式还原条件色,钨丝灯
4、单次对焦,如果失效则手动对焦
5、平均侧光
6、小的光圈
7、根据测光表改变快门速度
8、三脚架(防抖关闭)、中灰滤镜、快门线
9、入夜是最佳时机,不要太黑太晚
夜景人像
1、快门优先(慢快门),背景比较亮丽,自然很多
2、稍高的ISO 400-800 ,稍大光圈 F4,F2.8,合适的快门,在此基础上减一到两级曝光
3、WB 设置闪光灯模式
4、以人物对焦
4、开启闪光灯,后联同步
5、试拍摄,闪光补偿调节
拨盘
快门速度、光圈大小
调光
iso、快门速度、光圈
p模式
程序自动曝光,可以设置白平衡、感光度、对焦模式、测试模式等。
画幅
画幅越大成像越大,画幅越大标准镜头的焦距值越大、像素值越高、广角优势明显
构图
好照片标准
(纽约摄影学院教程)
- 一副好的照片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 一福好的照片必须要把注意力引像被摄主题,
- 一副好的作品必须画面简洁,直包括哪些有利于把视线引向被摄主题的内容,而排除或 哪些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内容
- 优秀照片必须具有正确的思想,深刻的内容,众多的信息量,同时也需要具备与内容统一的完美表现形式
- 摄像作品表现=形式+内容
为什么拍不出好照片
画面的各构成元素未有较好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画面中的各个构成元素没找到一个最佳的布局。(画面没有明确的思想和醒目的主体)
主题不突出
画面杂乱
画面太单一
画面不稳定(头重脚轻,感觉闷),画面偏重,画面太顶,上方预留的空间大一些
画面的完整性
横贯画面的线条,不能用支线直接穿过人的脖子,会死人的
构图
影像元素的布局就是构图
技术达标 != 优秀的照片
拍摄的同时,要投入,也要跳出
构图的选择
- 横竖构图的选择
- 焦距、距离——景别的控制
远景——表意
全景——勾勒物体的完整形态
中景——描述人物
近景——描述人的感情变化
特写——局部,局部加深,画面联想 - 水平角度的选择
正面——凸显主题
前侧面——不对称干,加深其他元素的表达,空间感
侧面——表现运动感,加深线条,写意
背侧面——给予更多的信息量,最深的表达意境方式
背面——更多的联想空间,意境 - 垂直高度的选择
平视——
仰视——
俯视—— - 前景的设置和背景的处理
前景——主题,点缀
中景——主题
背景——衬托 - 透视规律的运用
近大远小的线条透视
近暗远亮、近处清晰远处模糊的大气透视 - 黄金分割,九宫格
构图取景技巧
不要在关节处截图取景
画面干净、切换角度焦距净化画面(简洁而不简单)
稳定构图,视线的方向和运动的方向可以占用较多的画面比例
构图口诀
- 明确思想,确定主景
- 重视陪景,恰当安排
- 多用对比,注意衬托
- 注意稳定,追求均衡
- 多样变化,矛盾统一
- 巧用点线,美化画面
- 意到笔不到,景尽意未尽
- 有简有繁,亦疏亦密
- 有藏有漏,半隐半显
- 左右联系,前后呼应
- 空白控件,巧妙安排
- 构图格式,随境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