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自尊
自我:我是谁不重要,我以为我是谁才是最重要的。通俗的讲就是个人定位,有了明确的自我定位是能够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也可以理解为对自己设立的一个目标,有了目标才有了方向,有了方向才不会迷路。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我自己定义为:优秀就是一种习惯,相信我们上过学的都遇到过这种情况,有些学校的教学质量一般,有些学校的教学质量很好,教学质量一般的学习优秀生转学到教学质量好的学校,一开始会处在中游的水平,但是一个学期后再看,这个优秀生在新学校里还会进入优秀生的行列,因为他对自己的定位就是自己是个优秀生,所以他会一直督促自己成为自己以为的样子。相反也是一样的,教学质量比较好的学习的一名中游的学生,转学到教学质量一般的学校,一开始成绩拔尖,但是一个学期后又变成了中游的学生,这也是对自己的定位的问题,定位自己就是个一般的学生,所以在后面的学习中就以一般的学生的标准要求自己,最终就成长为自己认为的样子。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也可以理解为自尊就是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比如做为一名学生,学生的社会角色就是把知识学会,高自尊的学生就是不管别人是不是已经学会了,自己如果没学会就要求老师给他讲明白。低自尊的学生往往一看别人都会了,只有自己还不会,就装成自己也学会了,但实际上内心是很纠结的,死要面子活受罪。有自尊的人才会有自信,有了自信才能看到自己的美,才会形成自己的个性。如何才能让一个人有自尊呢?有个经典的公式: 自尊 = 成功/抱负;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提高一个人自尊的方法有两点,要么让他多成功,要么降低抱负,实际上就是一点,就是降低抱负,降低期望,因为期望低了自然成功的感受就多了。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要想提高孩子的自尊,首先就要降低对孩子的期待,然后对孩子的行为和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杜绝横向比较,只做纵向比较,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增加成功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