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霸之首齐桓公(二)
任用贤相
得知齐国已立新君,鲁庄公只好带着纠公子撤兵回去了。
眼看着被小白公子抢先一步登上了齐国君位,鲁庄公愤怒不已,就想发兵攻打齐国。大夫们劝住他:现在不但不能打齐国,而且还得杀了纠公子,以结好齐国。
听了大夫们的话,鲁庄公清醒了。刚好这时齐国使者隰朋到,送上齐桓公书信,信中所言与群臣所谏一致。于是鲁庄公就下令杀了纠公子。
可怜贤德的纠公子因晚了一步就丢了性命,不过春秋时期杀个人跟杀个鸡一样,也没什么大不了。
鲁庄公还打算把纠公子的老师管仲也杀掉。
隰朋一听急了,赶忙对鲁庄公说:“唉呀鲁侯,这个人可杀不得呀。他曾亲手向我们主公射了一箭,差点将主公射死。我们主公对他可是恨之入骨,发誓一定要亲手剥他的皮。现在您把他杀了,我们主公没皮可剥,一怒之下或许就要攻打贵国。请鲁侯您好好想想!”
庄公一想也对,于是就留了管仲一条命,由来使将他押回齐国去了。
齐桓公初登君位。虽则做通了旧臣们的思想工作,可是怕百姓不服,也怕周边国家不服,而且前任襄公留下这么个烂摊子,该怎么办?当务之急是要选一个得力之人担任齐国总理(相国)来使百废俱兴。他想到了鲍叔牙。在帮助自己为君的过程中鲍叔牙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显示出了大才干的,于是他跟鲍叔牙商量由他担任相国。
鲍叔牙却一口拒绝了,说:“我这个人只能做做一般的官,要说安定国家治理天下,我不行,真不行。”
桓公:“你都不行谁还行?不行,你一定得做!”
鲍叔牙:“主公您错了,还真有一个人行,只不过说起这个人,您跟他却有深仇大恨。”
桓公:“别卖关子了,说说是谁。”
“管仲管夷吾。”
“什么!我恨不得扒他的皮呢,你还要他来做相国?”
“主公,别意气用事。当初他射您一箭可不是各为其主吗?照我看,他射得您越厉害就越说明他这个人忠心啊!何况我跟他几十年的朋友了,对他可是知根知底,他可是有经天纬天之才的,但如果遇不到明主的话,他这个才能就算一辈子埋没了。”
“这么说,我是明主了?”
“您要不是明主,我干嘛向您推荐管仲呢?”
“既然如此,你把他叫来,我要面试一下。”
“唉呀主公,您又错了。如此大才,怎可随便叫来?听我的,第一,得沐浴斋戒;第二,他这个人只能做相国,官小了还不如不要他做。”
“你既然如此说了,寡人还说什么呢,照你说的做吧!”
于是沐浴斋戒后管仲被请到了齐宫面见桓公。
桓公一看管仲:相貌堂堂,气宇轩昂,真非凡人也。
外貌一关是通过了,重点是考察他的才能如何。
桓公自做公子起就有志于治理国家,经常在思考如何治国的大问题。他倒要看看这个管仲是徒有虚名还是有真才实学。
于是他把自己能想到的所有问题一股脑儿都提了出来,从礼仪教化到财政收入,从乡村结构到治安管理,从军队招募到实战演练,等等等等,凡是国家管理的方方面面,桓公都问到了。
想不到这个管仲对每一个问题都是对答如流,侃侃而谈,而且见解非凡,充满创新意识,那可都是自己闻所未闻的观点。真要按他说的方法去做,不出三年齐国就将天下无敌了。
桓公大喜,当即拜管仲为相,并赋予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
管仲说:“且慢!如果没有五杰来帮助我,我这个相国是做不好的。”
哪五杰?隰朋,口才突出,任外交部长;宁越,农业才能突出,任农业部长;王子成父,军事才能突出,任国防部长;宾须无,司法才能突出,任司法部长;东郭牙,敢于犯颜直谏,任纪委书记。
桓公现在对管仲是心服口服:“你说的要求一一照办。还有,诸位听好了,以后凡国家大事首先禀报管仲,然后再报我。”
由此可见,齐桓公之所以能成为霸主,有两个很关键的原因。一是知人善任,从谏如流。在管仲之前,他从来都很信任鲍叔牙,正因信任鲍叔牙,他才会信任鲍叔牙推荐的管仲。管仲来了他更是用人不疑,一切都听管仲的。二是宽宏大量,气度不凡。管仲这个差点要了他的命的人他都能任用,而且用之不疑,正可说明这一点。鲍叔牙这人虽有大才,然过于刚直,可想而知得罪桓公的话肯定没少说,得罪桓公的事肯定没少干,然而桓公在管仲之前绝对信任鲍叔牙,而在管仲之后也依然用鲍叔牙为相。
也可以说,管仲如果没有得遇齐桓公这样的明主,则其大才根本无法得以伸展。而齐桓公如果没有管仲,他也绝对称不了霸,最多是一个中兴之主而已。所以,齐桓公与管仲谁缺谁都不行。
而且,据齐桓公自己说,他有两个毛病,一好田,二好色。田即田猎,就是打猎。此二病其前任齐襄公也有之。但管仲说,没关系,有我在,你尽管打猎,尽管好色吧,你只要绝对信任我以及我举荐的人就行,你的霸业不会因此受到影响。故虽然齐桓公本人毛病与齐襄公一样,但就是因为他的优点也实在明显,故能掩盖其缺点,所以历史上对这二人的褒贬就大不一样了。
当然,齐桓公好色“多内”(妻妾成群)的毛病最终也使他本人自食恶果,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自这一刻起,齐国就注定了要称霸诸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