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堡,把心遗忘的地方(三)
这座海德堡中最年长的老桥,静静地矗立于内卡河之上,象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淡然地目视着岁月的风云变幻,折射出海德堡悠远的文化与历史。
也许是出于保护古桥的需要,如今略见磨损的桥面只供行人徒步行走。然而,它一头连接着古堡,一头连接着大学城,仿佛也将古老与现代、繁华与安宁、激进与保守有机联系起来,展示出海德堡多样的性格。
正如秋阳照射下多彩的山林里,那一幢幢鳞次栉比的巴洛克式建筑,它们可能不是同一时期的产物,可都戴着变换多端的尖顶小帽,红的灰的蓝的,在明媚的天空中如同撑开无数柄个性十足的太阳伞,和谐而美丽,灿烂而夺目。
海德堡的多重性格还可从桥南端的一尊铜像上略见端倪。
第一眼看到这尊铜像时,还以为它是只铜猫呢!看它那只肥肥的猫脸,还有长长的卷曲的尾巴,再看下方的小铜鼠,怎么以为它都是猫。
然而,导游介绍它却是一只铜猴。

据说十七世纪的时候,海德堡这座桥头经常有猴子出没,它们象主人一样不停地向路人“打招呼”。看到此景,一位诗人就写下了一首诗。
诗以猴子的口吻这样说道:“你为什么这样望着我?难道你没见过老猕猴?你在海德堡四处转转,肯定会看到我的同类。”
后来,根据这猴子的故事,海德堡老桥头立起了铜猴的雕塑,同时雕塑家也在旁边镌刻了这首诗。
这只神灵活现的猴子又为何手执一面镜子呢?
原来,设计者的本意是用它来代表自我反省,将猴头设计成空心的,就是为了方便游人伸进头去照镜子,以便自我反省。
还有人说,这只爱照镜子的猴子,是只虚荣的猴子,这座铜像的存在,是在讽刺当时收受贪婪的过桥费……
不管怎样,如今猴子没有看到,可这里已成为众多游客的打卡之地。瞧,这对在铜镜前合影的情侣,男子还特意将头伸进空心猴头中呢。
更多的人,则不会放过全方位触碰铜像的机会。据说要是触摸镜子可以带来好运,触摸猴子的手可以财源亨通,若握一下它的手指可让你重返海德堡,而触摸旁边的老鼠可以多子多福……
而那面铜镜和下方的老鼠由于接受了太多游人的触摸,已变得光滑锃亮。
看来,无论国人还是歪果仁,都喜欢在能给自己带来好运的地方摸上一摸。
这真可谓是一只世间独一无二又吉祥可爱的铜猴啊!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