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格律诗初探

格律诗小探

2018-08-31  本文已影响410人  edf5b9b172a8
格律诗小探

跟着先生学格律诗,起初总觉得格律诗是很刻板且生涩难学,起了逃避之心,而先生敦敦教诲犹在耳:“何为难?何为易!”

当我被“平平仄仄”弄得快成老夫子之时,方觉得研究格律诗其实也是一件有趣之事。喜欢之,则不难,不喜之,则厌弃,自然无法觅得其中的乐趣。

刚刚半瓶醋的我不由撸起袖子,准备班门弄斧,在先生面前显摆一下,希望不要贻笑大方就好。

分析格律诗,首先得看它是否工整,其次再是用词优美。以此诗来进入格律诗的探究之路。

七律 . 登黄鹤楼逐月(新韵)
上夜西坡共半蟾,楼阴向北月逐南。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欲接银彩清休近,犹恐危阶小构阑。
仄平平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骛骤浓霄三韵鼓,慌张促步五层天。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抬头幸见云归处,却是遥遥旧广寒。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先就格律诗特点来探探本诗:

01、格律诗需押韵

格律诗的偶数句尾要求押韵,该诗的偶数句尾的“南、阑、天、寒”都是押韵且是押平声韵an。

而且所有的奇数句尾,除了首句都是仄声,很严谨。

02、除了首联和尾联,中间的颔联和颈联须对仗。

先看颔联“欲接银彩清休近,犹恐危阶小构阑。”

“欲接”和“犹恐”对仗,“银彩”和“危阶”对仗,“清休近”和“小构阑”不对仗。

再看颈联“骛骤浓霄三韵鼓,慌张促步五层天。”

仅“三韵鼓”和“五层天”对仗,其他的不对仗。

此处略显不够工整。

03、格律诗讲究音律之美,诗的音律是靠平仄音来完成。

格律诗的平仄有几个基本规律可循:

同联相同,临联相粘。同联就是首联的首句和颔联的首句就是同联,首联的尾句和颔联的首句就是相粘。

然而格律诗又有三大忌:三仄尾,三平调,孤平(除了押韵之外只有一个平音)

为了兼顾以上两个特点,格律诗的仄平音的特点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一定要遵循:同联相对,临联相粘。且不能是仄平脚。

仄平脚就是句子的末尾单独出现仄平,比如:平平仄仄平。首句在此有小瑕疵,它正好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另外几条都遵循到了,它的每句诗的二、四、六都是做到了“同联相对,临联相粘”,且格律诗的三大忌都规避了。

这首诗基本符合了格律诗的要求,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着优美的音律。

本诗的意境之美

听一首歌,就像有人在娓娓道来一个故事,或快乐,或忧伤,或缠绵。而诗词,就像一幅水墨画,或豪气干云般气概,或小桥流水般娴静,或曲径幽通般蜿蜒,或柳暗花明般又一村。

且诗更赋予我们想象空间,它或借景抒情,或咏物言志,当然也可以指着和尚骂秃子,各种滋味但凭君揣测。

清朝徐骏写了诗句“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认为其存心诽谤,依大不敬律斩立决。

回归正题,本诗名字为“登黄鹤楼逐月”,是作者在月下游黄鹤楼有感而写。展现于眼前的画面是:独自一人在深夜登黄鹤楼,手颤颤巍巍扶着楼阁的勾栏,小心翼翼登阶梯,一路追逐着天上的云彩,寻觅神往已久的月光,终于看到了云的尽头,然!一切皆枉然,只阴冷的广寒宫与他遥遥相望。

首句“上夜西坡共半蟾,楼阴向北月逐南。”交代了登黄鹤楼的时间和方位,晚上及从楼的背面开始登楼,基调是很低沉的。

中间部分“欲接银彩清休近,犹恐危阶小构阑。骛骤浓霄三韵鼓,慌张促步五层天。”描写了登楼的过程,用“欲接”表达了心中的迫切之情,“犹恐、骛骤、慌张”则写出了惶恐和患得患失之情,读来不由心生寒意。

最后一句“抬头幸见云归处,却是遥遥旧广寒。”中前半句达到了高潮:踏破铁鞋将得偿所愿,下半句气氛陡然反转,原来云归处是广寒宫而已,至此,戛然而止。一切留待于读者自己去品味和斟酌。

本诗抒发了作者苦苦追求心中的“白月光”,最后求而不得,只留下无尽失落和沮丧之情,落寞之心跃然纸上。

诗的意境最美在于点到为止,却不道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