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想法摄影

洞察:精确观察和有效沟通的艺术

2023-04-01  本文已影响0人  恒之馨空间

《洞察:精确观察和有效沟通的艺术》,这是一本通过准确观察提升我们沟通力的书。

试想一下,我们的沟通是不是得基于准确的事实,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如果我们没有观察力,就会忽略掉很多细节,就有可能无法准确地传达信息,也可能答非所问,降低沟通效率,甚至导致无效沟通。所以,作者说,沟通之前,我们得先学会观察。

本书作者艾美·赫曼是一位美国艺术史学家。她通过教授洞察艺术课,即如何通过观察艺术的方式锻炼洞察力,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千万学生。在这本书中,艾美·赫曼通过艺术作品和大量生动的案例,帮助我们开发观察力的潜能,从而提升我们的沟通力。

读完这本书,你将有几个方面的收获。

第一,助你变得更细致。你会重新审视身边的事物,觉察到原本可能错漏的信息和机遇,甚至还会及时躲避可能存在的危机。

第二,提升洞察力。你会了解,如何炼成从现象到本质的洞察力,从而让你的沟通力上一个台阶。

一、如何掌握观察这门艺术

作者把如何炼成洞察力,提升沟通力的方法,总结成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如何掌握观察这门技艺

1.观察有多重要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观察有多重要。

本书开篇,作者给我们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个乌干达人叫卡永戈,有一天,他入住了美国费城酒店。在酒店浴室,他看到了一块香皂,绿色、椭圆形。第二天,卡永戈再进入浴室时,发现那块香皂换了,已经不是昨天那块了。

那昨天的香皂去哪儿了呢?他明明只用了一下,为什么要换呢?卡永戈就去问服务员,服务员说,他们每天都会为入住的客人更换香皂,但是不会额外收取费用。

卡永戈非常吃惊。因为在非洲的有些地方,香皂非常难得,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一块小小的香皂,它像奢侈品一样。在他们那里,每年有200多万人死于腹泻性痢疾,而这个病只要有块香皂,然后勤洗手就能预防。

卡永戈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于是,他回到美国,四处开车找酒店,然后对服务员说:“我想要你们准备丢掉的那些香皂。”

酒店的人问:“你想做什么?那些香皂都已经脏了,因为顾客用过了。”

“是的,在你们眼中这些香皂是脏的,可是我可以组织人去清洗。”

卡永戈找来回收设备,把收集来的旧香皂抛光表面,软化消毒。这就变成了一个工程,它叫作“全球香皂工程”。他一共回收了100吨香皂,把它们重新清洗分配利用。

这项工程和卫生保健教育的项目一起,救助了四大洲32个国家的人。后来,他被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提名为英雄人物。

我们追溯一下这件事的最初,只不过是卡永戈观察到了,香皂只用一次就更换的小细节。所以,作者告诉我们,可以利用观察,寻觅机会,找到解决方案、警示,或者捷径,从而获得成功。

除了能获得机会,作者还提出,观察能规避风险。他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咖啡厅服务员,突然发现有个男学生神情紧张,他的行李袋上,有一根细细的金属丝。

这位男学生的神色和行李袋上的金属丝,让服务员找到了蛛丝马迹。他推测,行李袋上的金属丝可能和炸弹有关,于是及时报警,最后避免了咖啡厅里可能会发生的爆炸。

乔布斯说过,当你问一个有创意的人,他们是如何办到一些事时,他们可能会有些羞愧。因为实际上,不是他们做了什么,而是他们看到了什么。

达·芬奇也有类似的表达,他把所有科学和艺术的成就都归于一个概念,这就是懂得如何观察。

此外,脑科学家认为,我们的大脑是非用即失的。在我们的一生中,通过学习,大脑的神经元会形成新连接,同时强化旧连接。只要我们处于学习状态,大脑就会越用越灵敏,所以,我们要充分训练大脑,才能让记忆力尽可能地避免迟钝、老化。

那作者是艺术专业出身,她强调,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艺术品锻炼自己的观察力。比如给你一幅画,你经过仔细观察,然后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把看到的信息描摹下来,重现这幅画。这就是锻炼我们的观察力。

当然,除了把艺术品作为观察的素材和教材,我们还可以找一件生活中的物品,比如一个水杯、一张桌子,甚至我们天天进入的办公室,也能进行观察训练。久而久之,即便在熟悉的环境中,我们也会发现平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

2.观察的三个注意事项

刚才说了观察有多重要,人人都能通过训练获得好的观察力。那拥有好的观察力,需要注意什么呢?作者说,有三个前提。

首先,注意大脑的“自动巡航”。

也就是我们的大脑会开启一种平时看事物的习惯模式。这时,眼前即便出现新事物,我们也会用惯常的角度去看,往往就会忽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我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每年换季时,我都会穿一件衣服,比如春季或者秋季。我默认它没有口袋,穿了五年打算扔掉时,突然发现,它有个暗袋,但之前却从来没注意。这就是所谓的“灯下黑”,也是大脑“自动巡航”的结果。

其次,警惕分散注意力的网络。

现在科技非常发达,其中分散我们注意力最严重的就是电子产品。

书中有一个具体的数据:我们每天晚上平均6秒会拿起手机看一下,每人一天平均看手机110次。我们不停地看手机,不停地把注意力放在电子产品上,这是分散我们注意力的一个恶源。所以,如果想好好观察,警惕它们的干扰,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手机拿开。

再次,好好观察还得相信自己。

避免用外部事物代替大脑的观察和感受。书中提到一个案例。在一场演唱会上,著名歌星碧昂丝抽取了一位幸运观众,然后请他上台一起唱歌。这是跟偶像面对面接触的难得机会,结果这位观众全程都在拿着手机拍摄。

这样的经历,每个人几乎都遇到过,我们不再观察,而是不停地拍照,不停地拍视频。很多人旅游已经忘了在什么地方,都变成了照相机在旅游。

3.如何掌握观察的艺术

我们刚才说了好的观察要注意什么,那观察是一门艺术,如何掌握这门艺术呢?

开篇时,我们说过,这本书能帮助我们训练出从现象到本质的洞察力。现在,我用一个案例展示一下,什么叫作从现象到本质的洞察力。

大多数人都读过一本书,从小到大应该也听过他们的故事,这就是福尔摩斯。其实,福尔摩斯的原型是作者柯南·道尔的老师,他就是贝尔博士。贝尔博士还是外科医生兼作家,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斜杠青年”。

有一次,贝尔博士当着学生的面现场教学。

进来了一位老太太,贝尔博士第一眼看到她时就问:“你的短柄烟斗在哪里?”

老太太很愕然,他们是第一次见面,而且她的烟斗在包里。老太太从包里拿出了一个陶土烟斗。

贝尔博士是怎么知道的呢?他说:“不能只看到一些事情表面的东西,而是要注意蛛丝马迹,观察它们,然后再联想,思考,论证。”

老太太进来时,贝尔博士就注意到,她的下嘴唇有一个小溃疡,脸上很光滑却有一个伤疤,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这两处脸上的破损能说明什么呢?贝尔博士判断老太太吸烟,而且是用短柄烟斗,面颊上的伤疤就是它烫出来的。这就是从现象到本质的洞察。

那这样的观察力怎么培养呢?作者总结了四点。

第一,注意“非注意盲视”。

什么是“非注意盲视”?就是我们只会专注于自己注意的事,往往会忽略其他东西。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那是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位年轻女子在户外行走,她的背后有一个非常大的背景墙。背景墙是一个巨大的C字母。但是,看到这张图的人,其中有一半都忽略了这个特别大的C字母。

C字母

如果我们想要提高观察力,就要注意太过专注于一件事,会容易忽略其他明显或重要的信息。

第二,注意感知过滤器。

感知过滤器就是一个滤镜,经验、偏见、文化会影响你看一件事时,过滤掉一些信息。这就是你看世界自带的滤镜。

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关注的东西也不一样,所以即便是同一件事,得出的结论也可能和别人不一样。

书中提到一位叫克莱尔的女士,她和丈夫共同经历了9·11事件。虽然她和丈夫在一起逃难,但是回顾那段时间,两个人的描述完全不一样。他的记忆,她完全没有,她的经历,他从来不提。

为什么?因为两个人的感知过滤器不一样。这里,作者总结了三个常见的感知过滤器。

一是,我们只看自己想看的东西。

二是,看到的东西容易受到别人话语的影响。

举个例子:一个博物馆里有一幅作品,它的内容是一堆光滑的圆球堆成金字塔形,每个球裂开了一半露出了一张人脸。有的人说,他看到了新生命从蛋壳里出来;有的人说,他看到了炮弹里的死亡面具;还有的人说,这跟死亡、生命没有关系,它们像俄亥俄州的七叶树糖,就是一半巧克力沾上了几勺花生酱。

其实,这幅作品叫作《纪念》。如果把它提前告诉在场的观众,那大多数人都会往战争、死亡上思考。因为没有提前告诉大家名字是什么,所以,每个人都看到了自己的感知过滤器过滤后的东西。

三是,对变化盲目。

当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地方时,眼前细枝末节的变化,就注意不到了。

书中有一个实验:路人问路。一个人在向另一个人问路时,突然有人搬着一面木板从两人之间穿过,然后换了一个问路的人,但是被问路者完全没有发现对方换掉了。这就是对变化盲目。

书中有一个问题清单,我们可以把它列出来经常问自己:

我被什么东西影响?是最亲近的人,还是过去的经历?

我的职业抱负是什么?

个人的渴望是什么?

个人的伤痛是什么?

以上这些是不是构成了我看世界的滤镜?是不是让我的观察有偏见、有盲区?越熟悉会影响我们观察力的东西,我们的观察力就会变得越来越机敏、准确。

第三,培养观察力还要学会收集事实。

怎么收集事实?建立有效观察的四要素: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当你想观察一件事时,记住这四点,把它们叙述清楚。观察完这四要素,要汇总信息进行客观描述,并且在描述中找到相关答案。

书中举了一幅画的例子。一个女人在一个场所里喝一杯饮料。?

《自助餐厅》

我们无法判断她喝的饮料是咖啡还是可乐,也无法判断这里是咖啡厅还是餐馆。但是,有一个事实不会变,地点是一个场所;时间,窗外天黑了,应该是晚上;人物,是一个女人;事件,她在一个场所喝饮料。

当我们把这些信息汇总后,还可以进行一场深度的思考。作者说,在这幅画中,有个细节可以进行深度追踪,就是这个女人戴的帽子。这顶钟型女帽,是紧贴头部的一个铃状设计,形状就像我们看到的铃铛一样。他通过搜索发现,这帽子的发明时间是1908年,在20世纪20年代非常流行。

所以,通过观察把这幅作品的四个元素汇总,然后通过一个细节进行追踪,我们能更肯定一件事:这幅画,画的是一个20世纪20年代左右的女性。

你看,通过这四个要素把事实汇总,描述得越精确越好。在精确、全面的描述中,你会发现发生了什么,背后还有什么。想要准确地观察描述,需要避免主观臆断,也就是不要预设事件是怎么发生的。

此外,准确地描述还可以用量化工具,也就是说清一个事物,能用数据就用数据。比如形容一个小杯子,不要说“它看起来很小”,这不直观,不是准确的观察和描述。它有多小呢?它的杯面只有我的一个巴掌大,或者直接说,这个杯面是一英寸还是两英寸。这就是数据。

还有可以用数字表达程度,比如,这个食物味道很难闻,那就给它划分程度,可以说“如果难闻的程度在1~5分,你觉得它在哪个分值上?”

第四,运用观察策略“五步法”

发现表象之下的事物。哪五步?书中把它命名为眼镜蛇法,因为“眼镜蛇”的英文单词是COBRA五个字母,而“五步法”的关键词首字母加在一起,也是COBRA。

第一步Camouflaged,对假象集中注意力。你越觉得一个事没问题,它越可能成为盲点,这时,你越要集中注意力。

书中举的一个例子,是一场凶杀案。死者的房间只进出过一个人,就是后来认定的凶手。但是,开始的时候,警察和其他人都觉得,那个人不可能是凶手。因为监控显示,他进来和出去时都十分正常,也没有血迹。不过,如果仔细观察监控,凶手进来时,裤子是正面穿着的,而出去时,裤子反穿了,血迹隐藏在裤子的正面。

你看,人的本能是看到显眼的东西,而容易忽略细枝末节。所以,我们要下意识地寻找细节,发现隐蔽信息。

怎么做呢?第一,要看全景,也要多看边边角角,比如近看、远看、左右两边看,并且重复回看;第二,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把物体,或者场景进行重新布局,就是换个角度看会更清楚。

第二步One,一次只做一件事,这对我非常有用。我们在观察一个场所、一幅画时,一次只观察一个点,或者时间,或者地点。作者提醒我们,人工作时,记忆的上限是同时做四件事,你最好集中精力一次只做一件事,这样才不会遗漏重要信息。

第三步Break,休息一下。有两种休息方式,一是,集中观察一件事20分钟后,休息一次;二是,观察90分钟后,休息10分钟。

第四步Realign,调整预期,就是不要对“认为应该出现在那里的事物”投入太多关注,以此避免陷入固有认知。

第五步Ask,请别人和自己一起看。我们有感知过滤器,也有“非注意盲视”,如果一件事非常重要,我们怎么看就这样了,那就请一个人和自己一起看。

二、分析:如何做到冷静分析

了解了如何观察,现在,我们要做的事就是把这些观察技巧都用上。在观察一件事时,把信息全部汇总,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注意到所有的细节、盲点。接着,进入本书第二部分:冷静地分析。

1.分析的几个角度

分析要通过不同的角度,作者提供了几个视角。

第一,物理视角。

如果你看一个东西,总是从正面看,那就试试变化视角,从反面看,从左面看、右面看、上面看,或者仰视。

当老师的时候,校长经常跟我们说怎么倾听孩子的声音。想听懂孩子的话,不能俯视他,而是要蹲下来和他一起看世界。这就是书中强调的,观察到信息之后,要从不同的视角再看一遍。

第二,去实地,看实物。

有的事情,你在电脑上看,或者听别人说是没用的。你得踏到那一方土地上,看到实实在在的实物,才会有不同的理解。

第三,感官视角。

人有七窍、五官,我们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调动其他感官接收信息。

书中提到了一位调查局的特工人员,在一个实验室破案的事。他们在找一个失踪的人,而一切都证明,这个人没有离开过实验室这个场所。

所有人都陷入了迷茫,失踪者在哪里?这个特工人员就运用感官视角,去了男厕所。他没有用惯常手段到处搜索,而是去闻。仔细检查厕所和实验室,发现中间有一堵墙,墙被挖开后,失踪者的尸体就在墙里面。

作者说,你看,如果这位特工人员不停地看,不停地搜查,可能永远找不到。这一次,他运用感官视角调动了鼻子,反而有了不一样的发现。

第四,头脑视角。

它的意思就是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这里也有一个案例,很有代表性。有一个慈善机构已经成立了40周年,这对慈善机构本身是一件很大的事。那为了庆祝40周年,他们策划了一个大募捐活动,然后到处做活动,可是人们的呼应很少。作者分析呼应这么少的原因,是因为对机构的人来说,40周年很重要,但对捐款的人,机构40年、400年和自己没关系。

所以,经历过募捐失败后,慈善机构的人把他们方案的宣传词改了。其内容是让人们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样的活动,什么样的善事,而不是只跟机构有关。这就是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第五,服务视角。

我们不仅要通过他人的视角看问题,还可以从服务视角审视问题,那么,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的答案。

2.分清事情的优先顺序

除了从不同的视角分析,我们还要分清事情的优先顺序、轻重缓急。这里作者告诉我们,不仅要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而且还要注意列出信息的方法。

怎么列?

首先,在表达上,要根据目标把重点放在首位。比如观察一幅画,需要知道,它给我们冲击力最强的是什么,我们传达给受众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其次,要找到重点把它们传达出来,只有收集全面的信息列出来,才能找到重点。

最后,所有的信息、重点,我们都知道了,排序的时候,可以用三叉提问法。

哪三叉?什么是我知道的、什么是我不知道的、什么是我需要知道的。

书中又以一幅画为例,画的名字叫作《时间的凝视》。画的内容是一个壁炉,壁炉里开出一辆火车。壁炉上还有两个烛台、一座钟、一面镜。

《时间的凝视》

作者说,这幅画如何列出信息,会根据情况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优先排序。在排序中,你会了解到,你的滤镜是什么,发生的情况是什么。比如,这幅画跟一场谋杀案有关,那可能我们最先说的信息是烛台,因为烛台是画中最有可能用来谋杀的工具。如果它是跟一起失踪案有关,可能我们要事先说出的重点,是钟表上的时间,也就是重点在什么时候发生的。

即便有时目的一样、优先次序一样,但我们关心的重点也不一样。比如一个室内设计师和历史文物保护专家都会关心木头、地板、护墙板的材料和壁炉周围,但是,这些事实被摆在优先位置的原因不同。设计师会想,怎么拆掉它们,那文物保护专家则是会用修缮和翻新的眼光看待它们。我们要带着一个特定的目的优先排序。

我们刚才说要分清事情的优先顺序、轻重缓急。要根据目标把重点信息放在前面,还要利用三叉提问法找到最需要的信息。

此外,还有一点延伸,就是通过优先排序,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的人因为目标不一样以至于排序不一样。

如果你不够了解自己,可以通过自己本能的排序更了解自己。比如,我看《时间的凝视》,最先看到的不是蒸汽火车头,而是钟。通过优先排序,就会了解到,我对时间可能很敏感,因为我很喜欢时间管理。

当然,你不仅能通过优先排序了解自己,还能在别人的优先排序中发现一些奥秘。

书中举了一个伤感又温暖的例子。一个摄影师在假期拜访福利院,他带了礼物给那里的孩子。他让每个孩子挑选三样最喜欢的东西。有些孩子选择了玩具、娃娃,有些孩子选择了网球鞋,但只有一个孩子选的东西包括了卫生纸和牙膏。其实,通过他的优先排序,他喜欢的东西,大家能窥见他的生活境况。

总结一下,以上两个部分都关于观察,我们可以通过排除干扰、运用观察的“五步法”,以及冷静地分析等方法训练观察力。

三、表达:如何清晰地表达

拥有精准的观察力,我们才能更好地表达,以及和别人沟通,而好的沟通离不开清晰的表达。观察到位,表达也要到位。下面,我们讲本书的第三部分:清晰表达。作者带我们进入了两个实际操作的场景。

1.如何避免失败的交流

场景一:如何避免失败的交流。想避免与人失败的交流,作者给了三个建议。

选择对的语言

一是,对于语言的选择非常重要。在沟通时,怎么选择对的语言、好的语言,达到沟通目的呢?

首先,少用主观词语。比如,不要说“很清楚这件事是什么,显然是什么”,而是可以把逻辑说出来,“根据Y和Z,可以推导出X”,不要直接告诉别人,很显然这件事情就是X。

再比如,不要说“你总是,你从不”,或者“这是不言而喻的”这类太过肯定和主观的话,这会让你的交流咄咄逼人,导致最后失败。

再有,多用一些建议性、正面性的回答。不要说“你这样做是没有用的”,可以说“试试看……会怎么样”。别人还没有干,你就说肯定不会成功,这些都是非正面性回答。

此外,交流要具体,否则会造成损失。

书中有一个例子,我在看的时候,忍俊不禁,我们也会遇到。这个例子是说,一个酒店有500百种葡萄酒供人选择。一个商人用餐时,看菜单这么厚,也不知道选哪一瓶好,于是,他就让服务员帮忙选一瓶。服务员在推荐时就说了“3-7-5-0”这几个数字,顾客想当然地觉得是37.5元,但拿到账单时发现是3750元。

当时,这件事成了一个热点新闻,一场公案。这就是交流不具体造成的损失。其实,只要我们具体一点,确认一下就可以避免它。

注意听众的感受

二是,除了选择正确的语言,还要注意听众的感受。我们既要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也要注意语言是有文化属性的。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地域,即便说一样的话,听众的理解也不一样。

举个例子:美国有位企业家是做紧身裤的。她在产品上投入了大量心血,美国销量很好。这位企业家带着紧身裤去英国推广,上了当地的电台节目。主持人问她,这款紧身裤穿起来是否舒适,这位企业家用了一个单词形容。这个单词在美国文化中是舒适的意思,但在英国人看来是非常粗鲁的。结果因为对一个单词的理解不同,变成了品牌的一次公关危机。

所以,如果我们在进行一场重要的交流,那么,在说话时,我们先要研究清楚面对的是什么样的人群,注意语言的文化属性。

进行实操练习

避免失败交流,作者提出的第三点是进行实操练习。首先,练习将所见表达出来,大声地说出来,直到感到自在为止。我们要不断地练习,因为没人是天生的演说家。

当然,我个人认为,所有重要的谈话都要提前排练。哪怕只是打一个重要的电话,我也建议先彩排一遍,然后再打。

其次,注意表达不是不停地说,所有的表达都是有目的的。有时候,太多话还不如沉默。书中说了一句话,叫作“修剪枝叶”的必要性,也就是我们可能有洋洋万言要说,但是,我们要像对待植物一样,要修剪枝叶,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最后,还要注意,说错了要及时道歉,及时更正,马上挽回,不要等很长时间。作者是从事艺术行业的,对此,她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叫作不要等画的颜料都干了,再去改画上的错误。

让交流更容易被接受的三个技巧

四是,作者提供了让交流更容易被接受的三个技巧。

第一个技巧,让对方重复你的话,就是跟对方确认他有没有接收到你的信息,你们俩对信息的理解是不是一样。

还以那个点红酒的事为例,要重复确定客户点的单,是不是自己推荐的那款酒,并且确认价钱。在读这一段时,我突然理解为什么每次到餐馆点菜,服务员都会重复我点了什么。

第二个技巧,重新命名。如果交流不够顺畅,我们可以把事情重新命名。

最典型的一个案例,就是毕加索的画——《我的妓院》,这是这幅画的原名。你一听,就知道不太容易被人接受。

后来,毕加索的朋友把它改了个名字,叫作《阿维尼翁的少女》,于是,这幅画的传播量比之前的更广了。

这就像我们在朋友圈里看到的一些文章,其实写得挺好的,可为什么人们不爱转发呢?如果它的标题让人不理解,或者容易引人误解,我们就不会转;但是,如果换一个合适的标题,即我们把它重新命名了,可能就更容易让人接受,转发量也就提升了。

第三个技巧,和重新命名相似,叫作重新构筑,就是我们干脆为一件事重新说一个故事,不仅是改标题。

书中提到的例子,我在别的地方也看到过。有一位失明老人在人流量很多的地方乞讨,他的厚纸板上写着:我是盲人,请帮帮我。但是,他的罐子里没有一分钱。

这时,有一个广告从业者路过这里,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笔,把盲人的厚纸板翻了过来,写下了一句新的话:今天是美好的一天,你能看到,我却看不到。结果人们就开始往盲人的罐子里投钱了。

之前说的是“我是盲人,请帮帮我”,人们会觉得你和我无关,但是改成了这句话,让人感同身受。“是啊,今天多么美好,我能看到,而路边的人看不到”,突然之间,人们觉得,自己和路边的盲人有了联系。通过同理心,我们有了共鸣,这就等于重新构筑了人物关系,重新说了一个故事。你看,交流就变得不一样了。

2.如何进行艰难谈话

清晰表达的第二个场景练习是:如何进行一场艰难谈话,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艰难的谈话,比如,解雇一个人,开除一个学生,或者是向一个家长汇报孩子哪里不好。

怎么办?

第一,避免刻意无视。

把看到的说出来,而不是你认为怎样。哪怕不舒服,也不能因为个人的憎恶就否定客观事实。

要相信看到的这些东西,不要回避它,克服你对不舒服的事实的厌恶,就事实进行对话,把必须要谈的关键性事实摆出来。

第二,分离主观和客观情绪。

在传达信息时,要注意用词,提出合理的要求。比如作者曾经有位女同事,她的业务能力很强,但是,她非常擅长用含沙射影的辱骂,而非纠正的方式训斥下属。虽然她的批评有理有据,但是,她的语气和接受者受伤的反应,往往让他们的交流陷入僵局,最后导致彼此都很难正常地表达自己。

所以,除非你想对方和你一样有情绪,否则,就要处理自己的情绪。因为一个人被严厉警告时,可能要花很长时间消除不良心情的影响,然后才能回归正轨处理实际的事。因此,传达信息要注意就事实谈事实地用词。

那怎么克服情绪呢?运用掌控情绪“三步法”。

第一步,智胜情绪,就是用我们的智力战胜情绪,通过察觉自己的表情、肢体语言,了解并意识到自己的情绪。

第二步,向前走。克服情绪不是无视、回避它,而是用前面说到的三种方式:重复、重新命名、重新构筑,消解我们的情绪。

第三步,作者用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表达——给交流加一勺糖,就是用委婉,让人舒适的语言表达。比如说“对不起,我们对这个事情的理解可能有分歧”,像这样通过主动道歉,缓和沟通的紧张气氛。

可能你会问:我能做到克服情绪,但是在艰难对话时,对方情绪化了怎么办?作者说,还是那句话,你不要带情绪回应,而是要专注于事实,冷静分析。

在《柔软对话》中也提到了这个观点。比如警察在执行任务,让一个涉嫌酒驾的司机下车。如果你跟对方说,下来做一个酒驾测试,对方辱骂你,你的情绪被他影响,和他互相辱骂,结果可能会变得不可收拾。

正确的做法是,跟他重复事实,他愤怒,你不愤怒。你可以说:“请出示驾照,做一下酒驾测试。”不管他怎么骂你,专注于事实,避免让事情变得更糟糕,而且这样会显得你很专业。

以上就是作者告诉我们的,在准确观察的基础上,怎么避免失败的交流,以及如何进行艰难谈话。

四、适应:如何应对变化的人与环境

这里“适应”的意思是,如何对变化的人与环境做出应对,也就是我们在观察、分析、表达时,如何应对不确定性。

1.克服固有偏见

首先,克服固有偏见。用科学和社会学的术语来说,偏见是一种知觉过滤器。它不仅会改变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还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我们要想快速适应和应对周围的变化,就要克服固有偏见。

偏见分为两种

一种就是无意识偏见。比如,你最近在找工作,就会觉得看到的新闻很多都跟招聘有关,或者和找不到工作有关。这就是你在关注什么,就自动带入了一种无意识偏见。

另一种是经验偏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和经历,就像福尔摩斯的原型贝尔博士说的,一个人的经验、国籍、工作,都藏在他的皮肤、五官、表情里。而且要知道,这一切也都存在于我们的大脑里,形成了我们的感知过滤器。

书中有一幅画在画展上展出。来看画的观众从事不同的职业,他们看画时,眼中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如果是美术从业者,关注的可能是:画本身的内容,以及画里的光、皮肤的纹理画得对不对?这些人物是怎么塑造的?

如果是文学从业者、影视创作者,他们可能会想:这画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在什么场景发生?如果把它写成一部小说,拍成一部剧会是什么样?其实,这些就是经验偏见。你在关注什么,看到的东西,都带着你关注的那件事的影子。

有偏见很正常,但是不要让偏见耽误观察,耽误我们适应环境和人的能力。

怎么应对偏见呢?

作者提供了三个规则。

规则一,敢于认识并摒弃不利的偏见。

相对而言,我们对自己还算了解,比如,今年四十多岁,和自己已经相处了四十多年,基本上知道自己对哪些人、哪些事有偏见。当我们意识到偏见时,要着意避免它。

最常见的偏见,比如“地图炮”,就是不愿意和某个地方的人交往。另外,还有星座偏见。我曾经看过一则招聘信息,其中有一条要求很有意思,是不要某某星座的人。这其实就是招聘者的偏见。当我们意识到这种偏见时,要有意识地矫正自己。

规则二,不要把偏见当作事实,而是利用它们发现事实。

当你发现自己有偏见、别人有偏见时,可以问一下“为什么”。

我认识一位很优秀的女作家,我们曾经约过几次吃饭,或者聊聊天。每一次,她都会说,不要在黄昏的时候约她。一次两次,你可能觉得,她可能是黄昏有事。接连几次以后,我就疑惑:她为什么对黄昏有偏见?

她告诉我:“我们家是多子女家庭,我生下来以后,因为又有姐姐,又有弟弟,所以就被送回老家,直到上初中才回家。回到家之后,我和父母的关系也不是很好。

“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家有个阁楼,我会在黄昏时在那里写作业。偶尔,我的父亲提前下班正好来阁楼碰到我,跟我聊几句。那时,我就觉得非常尴尬,不知道跟他说什么。所以,每到黄昏都是我最紧张的时候。”

你看,这就是偏见。当一个人某个时段很不舒服时,问一问“为什么”,可能会了解到与这个不舒服、偏见有关的故事和事实。

规则三,做结论时请别人把关。

这就像我们在之前提到的一样,怕观察不够具体、不够全面,那就找一个人一起看。

以上说的是,如何应对不确定的人、事和环境的第一个重点,克服偏见。

此外,作者又提供了三个原则。

2.主观问题,客观处理

第一,主观问题,客观处理。不管怎样,我们要把自己的主观情绪、别人的情绪先放一边,先处理具体问题,避免事情的坏影响扩大。

强生公司曾经出现过一个非常大的公关危机。它有款胶囊叫作泰诺,1982年,新闻里突然播出了7位消费者吃了泰诺后死亡了。这些人的死和胶囊有没有直接关系,当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他们可能是干了别的事正好死了,但是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吃了这个胶囊。

这个信息报道之后,引起了民众极大的恐慌。这时,强生公司应该跟消费者打官司,或者辟谣吗?没有。这些事都放在后面。

强生公司做了一个正确的决策,不管这事和自己有没有关系,先把这款胶囊停产、收回。强生公司的主席说:“第一,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保护消费者;第二,再考虑如何拯救这个产品。”

可能有人会问:还没证明你们的胶囊和人们的死亡有关系,为什么要做这些?但是强生公司说:“哪怕我们是被冤枉的,无辜地受了这么多损失,但我们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证明了我们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就是摒弃了主观情绪去处理客观问题。

书中还举了另一个例子。一个饭店来了几位客人,他们被服务员怠慢了,而这些客人都是黑人。所以,他们认为,被怠慢是因为服务员是白人,自己是黑人。这里涉及到了种族歧视。

当然,有可能是这个服务员这天不舒服,或者他本来就是一个傲慢、不敬业的服务员,其实也会怠慢别人。但是,恰恰因为此时是黑人对应白人,除了服务员自己清楚有没有偏见或歧视,别人都不知道。所以,饭店没有否认,它的做法是,不管怎么样,经理代表饭店去道歉。这种道歉的方式,说明了他的态度,及时处理了这个问题。

以上这些都给了我们一种警示:对突发事件中不确定的东西,只要它造成了一个客观的结果,我们就要先处理事实本身,分清轻重缓急。

及时处理眼前的事实,是为了避免它带来更大的恶的后果。把这个恶的后果及时制止,就能应对不确定性。

3.当资源匮乏时,寻找新思路

第二,作者还启发我们,当资源匮乏时,要寻找新思路。书中有个艺术品是一位加拿大艺术家创作的。这个作品很有趣,它是利用现有的东西创造的。它是在以天空为背景的轮廓中,用有限的酒瓶金属盖创作出来的。

《以天空为背景的轮廓》

作者说,当我们面对不确定,或者无法左右的事情时,我们有什么就用什么。这是一个新思路,用有限的资源做事以应对不确定。

4.做完未完的事

应对不确定性的第三点是,做完未完的事。当一切都不确定时,在变化的世界里,唯一不变的就是通过完成一些没有完成的事,获得一种相对的确定性。比如,一些邮件没回复、电话没打,那就把这些事情做完。

此外,我们可以基于已有的信息做出有根据的推测。没完成的事,哪怕只有碎片的信息,也会有价值。

作者住过一个酒店,在半夜,她听到房间外有女人断断续续的哭泣声、打架声,于是就报警了。在报警电话中,她没有虚构,只是告诉警方自己事实性地观察到了什么。虽然信息是零散的,但把它们交给警察分析、汇总,继而警察根据这些信息调查发现,这件事涉及到了一个犯罪团伙。

没完成的事去完成它,能缓解我们对不确定的焦虑;没完成的事、不够全面的信息,我们也可以根据已有信息做有根据的推测,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

以上就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洞察》这本书。总结一下,如何通过精确地观察达到有效沟通。

本书的前两个部分都在教我们,如何获得精准的观察力和如何准确分析,后两个部分教我们,如何有效沟通,以及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不确定性。

大家是否意识到观察对沟通有多重要了?!从现在开始,从观察一幅画、一件日常物品训练自己;进入一个陌生环境时,在脑海中复原它、表述它;每天在熟悉的环境中游走,试试换个角度观察,看看有没有新发现;和人沟通前多观察,带着新观察与人沟通,不回避、不带偏见,最后助你达成沟通目的。

随笔/恒之馨(整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