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本手精神,待妙手之境

2022-06-12  本文已影响0人  半昏山人

《中庸》有言:“行远自迩,登高自卑”,说的是要想走得远,必须从近处开始;要想登上高山之巅,必须从山脚起步。荀子的《劝学》里则表述为“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亦如围棋中的本手和俗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必由本手循序渐进而达妙手,不可使用貌似走捷径、实则让全盘受损的俗手。无论是老祖宗的经典智慧,还是人生如棋的通俗说法,都告诉我们一个普遍的道理:唯有夯实生命之基,才可到达高山之巅、领略千里风景。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锤炼基础之本手,为生命赋能,为妙手蓄力。王羲之重视基础,每日练字不辍,《兰亭集序》名扬天下,“书圣”之名流传至今;齐白石“十载关门”,艰难探索,鱼虾虫蟹,妙趣横生,终成一代绘画妙手。

揆诸当下,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用算盘和计算尺计算数据,锤炼一生,“核潜艇之父”美名远扬;南仁东,8000多个日夜,心无旁骛,精心铸就“天眼”,“中国天眼之父”尽显妙手不凡。在打造“国之重器”的各个领域,像黄旭华、南仁东这样的妙手不计其数,而他们,皆是下好了本手之棋,才成为国之妙手。

由此观之,本手是源头活水,有了本手的加持,妙手则水到渠成。反之,没有基础的锤炼,创造也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天才少女”谷爱凌,从大跳台一跃而起,完成1620转体,轻松自如、平稳落地的时候,完成了她个人乃至滑雪赛事上的创举。如果她平时没有不停息的刻苦训练,何来其开挂般的精彩人生?可见,妙手的背后,是本手的一以贯之。

毋庸置疑,在下棋时容易急功近利,有一些俗手下法,而人生亦是如此。在物质主义裹挟的当下,于是我们看到,望子成龙而剥夺孩子童年快乐的鸡娃家长,空有梦想而不愿付诸行动的年轻“啃老族”,不愿坐“冷板凳”而剽窃抄袭的高校学子……功利的诱惑、虚荣浮躁的怪圈,如何摆脱人生之俗手?

杨振宁先生教育弟子做科研要“宁拙勿巧”,说的是做学问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我想,做学问如此,人生之事莫不如此。抛除急功近利、急躁冒进的俗手心理,发扬沉得住气、脚踏实地的本手精神,静待别具一格、独领风骚的妙手之境。愿你我都能“不驰于空想,不务于虚声”,会当凌绝顶之时,一览自己的“千里江山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