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叶粑粑

2022-08-14  本文已影响0人  山水凡人

清晨,去小区附近的易赖街农贸市场买菜,在菜场的入口,遇到一老人用竹篮提着满满一篮用树叶包裹的东西,外表看来黑乎乎的,便好奇地打听是什么,老人笑着告诉我是,这是他家刚做的桐叶糯米粑粑,好吃得很。

听说是桐叶粑粑,我便来了兴趣,示意老人放下篮子,让我看过究竟,用手拿起一个桐叶粑粑,感觉软软的,而且还有一些余温。然后问了价钱,不容思索就买了两斤。

买菜回到家,便迫不及待把桐叶糯米粑粑放到锅里蒸热,作为一家人的早餐。早餐时,一边吃着桐叶糯米粑粑,一边给女儿讲起自己小时候吃桐叶粑粑的往事来。

乡下老家在六七十年代,粮食品种单一,除了大米,就是红薯,还有能作为主食的就是为数不多的高粱和豆类。尽管那时能有吃的、能吃饱就满足了,但母亲还是不断地变换花样,让我们能吃得好些。

比如将大米做磨成粉,然后做成米团子;用大米粉或参合一些糯米粉做成米粑粑蒸着吃。为了不让米粑粑在蒸的时候互相粘连并便于储藏或携带,把米粑粑用比较大一片的树叶或荷叶包起来。因我老家种莲藕的很少,荷叶是稀有之物,所以包米粑粑用得最多的就是桐子树叶,所以就叫桐叶粑粑。

那时老家屋场附近的一条高田墈上有几株桐子树,桐子树是落叶乔木,叶差不多有成人的一双手掌大小,用鲜嫩的桐叶包米粑粑最适合不过了。整个生产队十几户人家要做粑粑都会去摘桐叶,所以,到了夏天,那几棵桐子树常常只见颗颗像青苹果或橘子一样颜色和大小的桐子,而难得见到桐树叶。

没有树叶的桐树也会影响桐树和桐子果的生长,而这桐子果是榨桐油的原料,每年生产队的水车等各种需要用桐油油漆维护的农具又少不了桐油。后来,生产队只好控制各家各户用桐叶包米粑粑。农妇们便想到用其他树叶代替桐叶,比如梧桐树叶、南瓜叶、冬瓜叶等等,但包出来的米粑粑总是没有桐叶包的好吃,或蒸过之后叶子就烂了。

桐叶粑粑由于方便携带,曾经是我们上学、放牛时可以带到路上边吃边走,节省时间。也是同学和玩伴们交换食物的对象。桐叶粑粑蒸熟以后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再用油煎或炸着吃,有的在粑粑里面加入各种豆类,芝麻或其他农产品并添加一些调料,便成了各种口味的桐叶粑粑。偶尔也有加入少量猪肉的,那味道就更佳了。

小时候,我们老家人做出的桐叶粑粑的形状各异,有的做成圆圆扁扁的,像饼子一样,大多数都是做成和一张桐叶合上后那样的形状,很像把厚厚的刀。

小时候家里要做桐叶粑粑,我会积极响应并迅速行动。通常做桐叶粑粑所需要桐叶都是我从树上采摘回来洗净后交给母亲,在母亲调好做桐叶粑粑的原料后,我也会照着母亲做的样子做一些,有时还趁母亲不注意,做些奇形怪状的桐叶粑粑,逗弄弟妹们。

如今,已的快40年没有做过桐叶粑粑了,据说老家人现在也很少做桐叶粑粑了,原因是仅有的那几棵桐子树早已没了踪影。没有了桐树,就没有桐叶,没有桐叶,又哪有桐叶粑粑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