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金第十六周丨无处不在的"债"

2018-04-01  本文已影响25人  b1a8dd2ada89

账本:

本周的主题是"债",

由"债"的起源、"债"变"债券"、"债"的成本,三部分逐步深入。

北金第十六周丨无处不在的"债"

一、"债"的起源

如同类银行机构出现的那样,债 也是在物质不断丰富之后,自然产生的需求。

北金第十六周丨无处不在的"债"

"债"可以说是人类最古老的金融行为,

可以想象,人们资源增多,以物易物频率增加,

可能有一次用"鸡蛋"换"棉布"的时候,一个不小心,鸡蛋掉地上碎了。

巧的是,他们两个人又是经常这么做的,所以,给蛋方就说:"你等会,我再回家拿鸡蛋",另一方怕对方麻烦就说"你先把棉布拿回去吧,下次来换的时候,再一起给我吧"……

也许就是这样的一个场景下,第一次的"债"就出现了,

它的本质源于一方对另一方的信任,

可想而知,随着"债"的频繁发生,又频繁兑现,一个人的"信用"就出现了。

但这还是口头的,隐性的,只能是点对点,只能是熟人间,

这种隐性的信用,相对来说也更加低效。

北金第十六周丨无处不在的"债"

二、"债"变"债券"

由于"债"缺乏流动性,因而通过 将"债"用标准化的合同给切分,实现"证券化",从而增加流动性,也是一种必然趋势。

北金第十六周丨无处不在的"债"

渐渐的,与陌生人接触的机会多了,熟人间的隐性的信用,也许就不靠谱了。

白纸黑字的显性信用,成为更多被使用的方法。

由于"债"的标准化,使得流动性的问题 得到解决,一个个的"债"变成了更容易交易和流通的"债券"。

由此,撮合双方交易、代表双方交易的中间机构应运而生。

北金第十六周丨无处不在的"债"

三、"债"的成本

债 的本质是资源,而你们对于当下资源缺乏与否、人群偏好怎样,都会影响债的成本,即"利息"。

北金第十六周丨无处不在的"债" 北金第十六周丨无处不在的"债"

具体来说,就是两个因素:

1、时间偏好,整个社会对于资金使用,倾向于什么态度,

是存好,还是赶快花掉,

比如战乱年代,朝不保夕,人们就更愿意花钱,借贷利息也相应的高,因为钱也少。

和平年代,人们对未来有预期,更容易储蓄,积累之后使用,钱多借贷利息也少。

2、投资机会,这更取决于外界的客观条件,

技术发展、国家政策等等,

北金第十六周丨无处不在的"债" 北金第十六周丨无处不在的"债"

欢迎添加微信,每日精进,一同成长!

北金第十六周丨无处不在的"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