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妈妈成长励志想法

[无戒学堂]孩子明明说"我知道",却又拖拉不

2019-05-08  本文已影响69人  朗心思维

有没有父母遇过这个情况?

当重复几次让孩子做一件事情时,孩子会很不耐烦地回应“我知道!”。可往往回应之后,孩子很多时候并不会马上付诸行动。

例如:
“去做作业!”
“该睡觉啦!”
“快去洗澡吧!"
这个时候父母接下来一般会怎么做呢?

继续叫?
不管了,任由孩子做不做?
凶巴巴或连哄带骗地拉着孩子去做?

有没有父母统计过:
假如继续叫,要叫多少次孩子才会去行动?
假如不管了,孩子是否会越来越习惯不再听父母的指令?
假如凶巴巴或连哄带骗地拉孩子去做,孩子是否越来越不敢在父母面前谈心事?

现实就是这个样子,父母一心希望孩子养成好的习惯,特别是“要听话”,但是一旦遇上孩子听列指令后不会马上付诸行动的时候,就会想尽力法拖延,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拖延症"。

即使是孩子长大成人,在家面对父母或在单位面对上司,也有可能是会这样的反应。

孩子有"拖延症"似乎成为了很多父母的心病。

怎样才能让孩子学会接收指令并马上行动呢?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孩子"不做"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1. 不知道
  2. 不会做
  3. 不肯做

当孩子回应了"我知道",显然是后面的两种原因。

如果是"不会做",解决问题相对比较简单,父母只要教孩子怎么做,可以告知孩子具体步骤,甚至是直接分拆步骤来下指令,让孩子一步一步完成。

如果是"不肯做",就意味着孩子立即行动的意愿不足,这个时候父母就要先解决孩子的意愿问题。

孩子的行动意愿中,动机和责任是两大关键因素。

孩子缺乏动机,就自然会选择逃避或者抗拒的方式来应对家长提出的指令要求。

动机培养是有科学依据的,也是有方法可寻的。父母若懂得相应的技术或技巧,其实也可以快速有效直达核心地激发孩子的动机。

除了动机的行动开关,孩子如果漏了一个"责任承担"的元素,那孩子的行动执行也会因此而大大减弱。

相反地,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孩子,在行动上还不会过分受到"动机"强弱的影响。

因此,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也非常重要。父母对孩子从小就要培养起"责任承担"的好习惯。

假如你有时候无法第一时间察觉到孩子是哪个原因导致其行动拖延,那么我个人还有一招"小秘诀"可供参考。

我曾多次遇上孩子行动拖延这种情况,当孩子说“我知道”的时候,我通常只会告诉他:“我知道你知道,但我是要你做到”,然后我必然用眼睛监督他直到完成我的指令要求为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