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干湖渔猎,感受大自然那慷慨的馈赠
一个湖,天荒地老地存在着,我以为它会寂寞得天涯零落,谁知它却繁华得尽人皆知,每年的岁末都会有那么多人慕名而来,四面八方的足音和着脚底冰层下的水声、和着大鱼小鱼的呼吸、和着鼎沸的人声,一起将它唤醒。
有人说查干湖是松原走向世界的名片。千百年来形成的查干湖渔猎文化,世人瞩目。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原始部族的特殊神秘;在这里,您会被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所吸引;在这里,世代传承的生存绝技将会逐一展现在您的面前……
查干湖,蒙古语为“查干淖尔”[nào ěr],意为白色圣洁的湖,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这一带江流泡沼星罗棋布,银鱼穿梭,雁鸭栖集[qī jí],风景如画,是著名的“吉林八景"之一。
而自辽金以来,历代帝王都有冬天到查干湖“巡幸”和“渔猎”的雅兴,在这里会举行别开生面的“头鱼宴”和“头鹅宴”,这一习俗从辽金延续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尤为珍贵的是在金灭辽后,因为世代相仇,女真人对契丹人留下来的物质文化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今天的我们若是想在这松辽平原上找到辽代历史的遗迹已经非常困难了,而“渔猎查干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在民族争戈的夹缝中留存了下来。
据史料记载,每年腊月辽王都要率领家眷来北方,在查干湖湖面上搭建帐篷,在帐篷里把脚下的冰刮薄,薄到像纸片儿,这时可以看见鱼儿在冰下游动,看够了想吃时再将薄冰打开,鲜活的鱼儿就接二连三的跳上冰面,历史上习惯把这种冬捕称为“春捺钵”。
查干湖冬捕是一种古老的猎鱼方式,冬捕前都要举行跳舞、祭湖、醒网等仪式,表达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感恩之情。而在冬捕的整个过程中,吃头鱼算是非常有仪式感的环节。就是在祭湖仪式结束后下网之前,由渔把头用手里的“沙捞子”从凿好的冰洞里捞出来的第一条鱼,就被称作“开湖头鱼”。据说吃头鱼能带来好运,所以来冬捕的帝王们都喜欢吃查干湖的头鱼,预示江山稳固,风调雨顺。
如今吃头鱼已经不再是帝王的专利,也成为当地富有阶层抢购的目标,据悉2018年12月28日,查干湖头鱼竞拍的成交价为999999元。可见这种传统习俗对现在的人们仍然具有很深的影响,当然这也成为一种炫耀身份的象征。
接下来就是冬捕的重头戏了。而了解查干湖冬捕的人都知道,在冰湖上拉网捕鱼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绝对是件技术活儿。这手艺被渔把头师承下来,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这里所说的技术之一就是渔把头要通过多年的“修炼”才能带领整个团队找到最佳的下网点位,而渔民们也要经过多年的历练才能相互配合,达到人网合一的境界。
大体上就是在查干湖的厚冰上钻出许多孔,然后透过透明的冰层来追寻鱼群的动向并下网,最后再由马车把渔网从冰洞里拖上冰面。用来捕鱼的渔网的网孔的大小都是有讲究的,合适的网孔才能确保鱼龄不超过5年的小鱼能从网中逃脱,这样做才能确保来年的渔获。
经过近6个小时,你就会看到躁动起来的人群,大家争相欢呼着,”上鱼了,上鱼了......“这样的叫喊声不绝于耳。确实当看着马拉着绞车从冰洞里拖上来的渔网里兜满了鲜活的大鱼,那场景真是太壮观了!这得是一张多大的渔网啊?至少绵延好几公里,据报道,今年查干湖渔场冬捕第二作业组完成了特大红网,以26万公斤的惊人数字创下了单网冬捕产量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人类的智慧再次令人惊叹不已,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大自然慷慨的馈赠。
天地有正气,圣湖有大美。如果您就在查干湖冬捕蔚为壮观的现场,那您一定能感受到了“冰湖腾鱼”独有的稀世大美以及“世界最大冰上超市”的繁忙,在感受当地渔民丰收快乐的同时,一定会对查干湖生出无限的眷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哪怕我们不是当地的渔民,我们也一样会对查干湖生出敬畏之心。伴随着洒在圣湖冰雪之上的阳光,一年一度的查干湖冬捕,隆重而热烈,庄严而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