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成才的环境      ——《苏东坡传》读后感

2019-07-21  本文已影响0人  羽西随笔

   

论成才的环境      ——《苏东坡传》读后感

    樊登读书听了《苏东坡转》,觉得很喜欢,于是用积分换了一本纸质的书来认真看。苏东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政治家,思想家。他一生起起伏伏,是个一心为君亦一心为民的乐天派。他在很多领域都达到很高的造诣,在当时那个年代就是被人追捧的天才,即使过了千年他的风范依旧被人仰慕。

      苏东坡是中国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同时代也有很多的伟人: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东坡的亲弟弟苏子由,他的亲爸爸苏洵一家三苏均名列唐宋八大家。苏东坡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成就呢?苏东坡成长的环境是怎样的呢?作为一个教育爱好者我查了一些资料来探究其中缘由。

      首先是宋朝这个朝代是文人的黄金时期。

      盛唐转衰到最后灭亡是因为“宦官乱政”和“藩镇割据”。到了宋朝,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宋朝的统治者采取重文抑武,加强中央集权的国策。宋太祖在祖庙立有誓碑:“不得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人。”国家对文人的重视会让大家集体好好读书以求出人头地的机会。在朝堂之上大家能够畅所欲言,虽然有改革派和守旧派的争执,但是大家都是政见不同,私交还是不错的。苏东坡和王安石因为政见不同被打击被贬地方,但是当他惹怒皇帝,已经退休的王安石会写信给皇帝帮他求情,坦荡的君子之交。还有一个说法:一次包拯在朝堂论证,唾沫星子溅到宋仁宗的脸上,皇帝擦了擦继续听他讲。不得不说这真是开明的朝代开明的皇帝。

论成才的环境      ——《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东坡在一次谢恩表中言辞有讽刺之意,被政敌抓住把柄深受攻击,牢狱之灾后没有被杀而是被贬黄州。之后若干次深陷政治漩涡,都只是被贬他乡。苏东坡在黄州的经历对他个人而言是个转折点,他完成了个人的蜕变,以前那个人人景仰的才子变成了路人不识的农夫,那个策君苏演化为文章苏。他天真烂漫坦诚相待的个性不适合做一个政客,但是对于做一个作家却是极好的。这一时期他的文学创作达到了巅峰时期,他在困顿中重新发现生活中的生机无疑是他一生中最宝贵的历练。那首“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这个时期写的。从云端掉到地面,他在阵痛苦闷之后就开始为生计奔波,劳作之余乐于写文,乐于交友,乐于游历。苏东坡真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乐天派。

      其次,苏东坡有一个利于学习的家庭环境。

      他的祖父苏序学识不多但是爱做打油诗,不拘一格抒发心意,乐于助人,性格豪爽。他有三个儿子,两个儿子考取功名,三儿子苏洵是苏东坡的父亲,十八岁没考中进士后放弃了学业,娶妻生子照顾家族事务,有人说老爷子你也不说说三儿子让他也好好考取功名,老爷子说这个我不发愁!这真是一个比较民主的治家原则,有自由而不是高压。在他二十七岁那年跟妻子商量后发奋读书,一年多后考试没考中进士,虽然科举考试路途不顺,但是他是真正的爱上了学习,喜欢上了《论语》《四书五经》这些经典,写的一手好文章,深受当朝欧阳修赏识。三字经里有提到他的故事“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苏东坡的妈妈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女儿,从小受到过很好的教育,在苏东坡的爸爸一心向学、做一个言传身教的榜样的时候,妈妈也会很用心地陪苏东坡和他的弟弟读书。

      苏东坡小时后的启蒙老师是一个道家学者,几百人里面苏东坡是学的很好的优秀者。

      爸爸再次科举考试失败后把立言著书培养两个儿子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亲自来引导两个儿子的学习,把他的为人修学的一切传给孩子们。一个爱学习的爸爸,一个民主有爱的家风,一个严于督学的家庭氛围都成为苏东坡能够成为文学各方面大家的因素。

      除了学业优秀,苏东坡为人至善,他对弟弟说过:“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跟他爷爷的作风很像,乐于助人,也跟他从小生活在爱中很有关系,他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夭折,他是家里的长子,所以从小就备受关爱和照顾,享受了逝去的哥哥姐姐的福分,他弟弟子由就没有他这么天真至纯,会知道人情世故。

      苏东坡能够出人头地还因为遇到了赏识他的伯乐。

      苏洵科考不中后,不再囿于科考的规范,而是真正的向圣贤学习经典,并且他有过一段时间脱离书本认真生活的经历,对于世事他有自己的分辨自己的见解,他文章的特点是很务实,不浮夸。而欧阳修当时正在推进整改文风的运动,看到三苏的文风很是喜欢。苏洵走向的高度把两个儿子也带到了很高的境界,两个儿子也学到了爸爸治学的精髓,务实有原则,能够实事求是,在此基础上既吸收了已有文化的精华又能够改革创新,追求一个无限的境界。苏东坡坚持原则,觉得王安石的快速改革于民有害,他朝堂之上于之雄辩;后期保守党上台,他在基层多年觉得有些改革有利于民,希望司马光为首的政党能够保留一部分变法措施,与之争辩不成,气的回家后直骂“司马牛,司马牛。”苏东坡之所以能够千年过后还能够吸引众多粉丝,是因为他能够超越那个时代的局限以发展的眼光客观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但在当时,他这一肚子的“不合时宜”总是害他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虽然传说苏东坡是文曲星转世,说他出生那一年他家乡“眉山百木枯” ,但客观来说,一个时代的大环境,家庭的小环境以及机遇造就了一个天才苏东坡的成才环境,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以史为鉴,我们现在的时代是难得的和平时期,并且大家都看到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相信我们的祖国当今也越来越能够人才辈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