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的知识
汗的知识
立秋天气还是那么热。此时人体阳气在表,腠理松泄,毛孔开放,我们也正好顺应着阳气向外的趋势出出汗,把湿浊寒毒排出体外。这时候切忌避暑过度,抱着空调不放,否则到了秋冬收藏季容易落下病根。
如果体内的毒不能顺畅排出,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热毒郁着,就容易冒痘;湿毒发不出来,脸上油就大,甚至出疹子;风寒一类的更伤,躲在下焦就是宫寒,躲到四肢就是关节痛……
于是,不少人会刻意追求出汗,甚至大汗淋漓才肯罢休。但汗出得越多,身体真的就越健康吗?可能未必。
出汗越多,毒排得越快吗?
汗是人体内津液从皮肤渗出形成的。正常情况下,我们应该是全身微微汗出,持续不断。微微出汗具有濡养肌肤毛发的作用,使我们肌肤看上去光泽有弹性。
健康的汗是这样的:
范围:全身均匀有汗汗量:微微有汗,发潮发润时间:可持续,不是阵阵冒汗色味:无色或淡黄,味略咸,无难忍异味次数:一天出汗两三次,大汗不超五次但出汗过多会造成水分流失、血液粘稠、血流变缓。对于有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的人来说,容易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而且中医认为,出汗太多容易导致阴液亏损,进而造成阴虚,出现阴血不足。而心是主血脉的,心血充足,思维、情绪等才正常;心血不足,思维就容易混乱。
同时,由于精血同源,阴血不足,则肾藏精生髓也会受到影响,而脑为髓海,大脑功能自然也会受到影响,甚至增加老年痴呆风险。
所以,并非出汗就等于排毒,更不同于健康。甚至有些汗是身体的警告,要引起注意,赶紧调治修复。
比如以下这七种汗,就在提示你,身体出现问题了。
7种不健康的汗,千万不要忽视!
中医有种说法,叫「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
① 自汗:动不动就冒汗
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白天经常汗出,运动则出汗更多,称为「自汗」。常见于阳虚质、气虚质,阳气不足以卫护之故。
饮食
忌食辛辣发汗之物,如辣椒、生姜、大蒜等。宜用益气固表之品,黄芪粥适合表虚自汗。
大米50克煮粥,而后以20克黄芪煎汁,将黄芪汁添入粥内,继续小火加热5分钟,放入白糖调味温服。黄芪注意不要买明显发白那种,往往是硫熏的。
调养
行住坐卧都应注意养阳补气,宜常练习深呼吸,正午时分晒晒背部、掌心,都是很好的法子。
② 盗汗:睡着了出汗
睡觉时出汗,醒来就自然不出汗了,称为「盗汗」。常见于阴虚质,伴有烦热、口渴、易上火、睡眠质量差等症。
盗汗不宜辛辣升阳的食品,以免阴虚更盛,适合滋阴敛气之品,如银耳、莲子等。尤其三伏阳气升发,若盗汗加重,可以试试乌梅大枣水:用五个乌梅五个大枣煮水喝,服用一周。
酸梅汤也有滋阴敛气的效果,懒得煮乌梅水的话也可以喝些酸梅汤。
睡眠温度比常人稍低些,避免棉被过厚、暖气过热,很重要的两点:早睡早起,节欲静心。睡前静坐是个不错的法子。
睡前,双腿随意盘坐床上,脊柱自然挺直,注意力放在小腹部,用腹式呼吸法,感受一呼一吸时小腹的一起一伏。感觉全身放松,睡意渐浓,即可躺下睡觉。
这里有一个很润的茶,适合这段时间的预防和调理——甘润茶
配方是出自中医专家马辉之手。马辉是谁?在上海非常厉害哦,患者如海,挂号都得排几个月!
它可以帮助身体锁水——覆盆子
中医里肾气是能固摄阴液的,而覆盆子就能加强这个功能。现在身体腠理比较疏松,很容易流失水分,就很需要覆盆子把津液、血被固摄在体内。
搭配枸杞+桂圆:养心血的同时养肝血;桑葚补肝肾,消暑热,生津润燥缓解因身体津液亏少导致的便秘。乌发明目,缓解眼睛干涩肿痛的问题。
黄精+山药:补益肺、脾、肾之气,辅助覆盆子增强补气固摄的效果,也能增强身体吸收营养的能力,吃的东西被吸收的多,才能补上来。适合大部分人,但不适合阳虚和痰湿体质的人,因为阳气虚化不开容易加重痰湿。
③ 头面汗:头上都是汗,身上没啥汗
头面汗通常是里虚表实,阳气上蒸于头。若暴饮暴食后出现头面部多汗,同时觉得上腹胀满、口渴、不想吃饭,多为积食,若伴随肢体沉重无力,胃胀不适,想呕吐,身体发热,舌苔厚而黄腻,是脾胃有湿热的表现。
每餐八分饱即可,饮食宜缓解,忌辛辣油腻。若属积食,可吃山楂片或喝些果醋缓解。
若属湿热,则可尝尝这个茶饮。山楂3枚、荷叶适量,放入保温杯以沸水冲泡,焖3分钟。可常饮,尤其适合湿热体胖,头面汗多者。
头面汗最忌盲目提振阳气,所以有氧运动微汗为宜,忌大汗、生气、熬夜。睡前揉腹最宜。
双手相叠以掌心劳宫穴贴住腹部,稍用力顺时针按揉小腹至发热即可。
④ 手足汗:手脚老出汗,潮潮的
手足经常潮湿多汗,多由脾胃湿蒸,旁达四肢手足所致。若手足心热则属阴血虚;手足心发凉者则为中阳不足。
不论是阴血虚还是中阳弱,都要注意补脾祛湿。避免油腻寒凉、难消化的食物。小麦山药汤养脾补气敛汗,最是相宜。
浮小麦15克,山药15克,二药同煎取汤汁150毫升,加盐调味,早晚各服1次。
手足汗多者,应尽量保持手足干燥通风,不穿过厚的鞋袜。每晚睡前泡脚。症状重者,以葛根水浸泡。
每天睡前用葛根50克、荆芥50克煮水泡脚(手)10分钟,可以很好的缓解手足汗多。我们也配伍了一款香兰厚朴足浴粉泡脚,从脾胃入手解决湿气问题,无需脾胃运化,足部直接吸收有效成分。
⑤ 胸颈汗:脖子胸口汗淋淋
常见于脑力工作者,这类人群常伴有精神倦怠、食欲不振、睡眠差,多梦等症,思虑过度而致心脾虚弱。
另外,脖子明显汗多可能与内分泌不调有关,也和体内湿热有一定关系,由于湿性黏滞,导致体内气机不畅,往往表现为上半身或颈部以上出汗。
少吃难消化的食品,莲子桂圆粥有助养心益气,改善胸口出汗症状。取莲子、桂圆肉、红枣各50g,糯米100g,煮粥吃,可以常服。
这时候就适合用这款茶——麦实养中茶:兼顾到了清湿热、养心气,不仅能缓解胸颈汗多的困扰,还能安神助眠,改善三伏季头面出油多的问题。
疏通中焦:麦芽+佛手
「麦芽」健脾益气的同时,最擅长消食导滞(促进消化),帮助身体消化食物,通一下停滞的气血,把肠道里的食物和浊气通下去,排除体外。
「佛手」疏肝理气,健脾燥湿,可以调畅气的运动(肝主调节气的运动),尤其是中上焦,帮助中焦的气运转起来。
健脾兼顾养心补肾:莲子+芡实
「莲子」是三伏天的食物,补益脾胃的同时,还能养心安神,防止心火太盛,再搭配可以温补脾肾的「芡实」,保证健运中焦脾胃的同时,还能调理上焦的心和下焦的肾,补益上、中、下三焦的气,改善身体上热下寒的问题。
健脾祛湿:橘皮+薏苡仁
「橘皮」和「薏苡仁」一个擅长理气化痰湿,化解已经生成的痰浊,一个擅长帮助身体运化水液,减少痰湿的生成,同时还能清热。
搭配「菊花」、「荷叶」增强清热祛湿效果,主清中上焦之热,身体因为中焦堵化生的热少了,痘痘和口腔溃疡就没了。再用「黑豆」补肾祛湿、清虚热;「甘草」平补脾胃,调和诸品。
大多数人都可以喝,尤其适合上热下寒、肝郁脾虚、有湿热、痰湿,肠内有浊气的人。
⑥ 私处汗:难受只有自己知道…
私处出汗异常通常与肾阳虚弱、肝胆湿热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可能还会有情志郁结、淋巴肿痛、口臭、腋臭、痘痘等症状。腋汗也可参考此项。
饮食清淡,避免油腻辛辣。可常喝菊花普洱茶。
将普洱茶洗过后,以200毫升开水冲泡,20~30秒后滤出茶汤,将菊花泡入茶汤中即可饮用。
常常拍打八虚,尤其是起床后。
八虚即两肘、两腋、两髀、两腘,邪气恶血易滞留于此,以致引发疾病。常拍打八虚以调节气血的运行,用空心掌或空拳,由轻至重,每处拍九九八十一下。
拍打方法很简单,一边看电视一边拍都行
1.手半扣状,交替拍打双腋窝,由轻至重,左右拍打两下算一次,拍打81下。
2.手半扣状交替拍打肘窝,由轻至重,左右拍打两下算一次,拍打81下。
3.手半扣状拍打双髀(大腿根),由轻至重,拍打81下。
4.半坐在椅子上,手半扣状交替拍打双腘窝(膝盖后面的窝儿),由轻至重,拍打81下。
每天拍一拍,身体会很舒服。
很多时候,够不到或是想要力度更强一些,建议用拍打板,会感到拍打的地方很快发热。身体通畅了,排毒就只要顺势而为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拍打肘窝,就可以这样:
⑦ 色汗:汗液颜色异常
真正的汗水是没有颜色的。如出现黄色是因为微生物对汗水当中的一些微量原素发生化学反应所致。而且,某些身体有疾病的人,汗水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当出现不同于一般颜色的汗水时,就要考虑会不会是身体生病了,需要及时就诊。
黄汗
汗液呈现黄色,多是由于血液中一种称为胆红素的物质浓度过高所引起,主要见于肝胆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肝硬化等。此外,过多进食胡萝卜、橘子、柑橙等蔬果,也可出现暂时性的黄汗。
白汗
从中医看,白色属肺,肺色外露则现白汗,多为心肺阳虚所致,常与心肺功能虚弱有关。有时,疼痛剧烈(如肚子痛)也可引起白汗淋漓。
红汗
汗液呈现红色,多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也可能是身体某部位在出血。可能是位于面部和腋窝处产生色素的细菌所致,也可能是药物所致,如服用碘化钾等化学制剂,也可有红汗出现。
绿汗
汗液变为青绿色,提示有胆汁外泄,如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不爱出汗也是病,4招让你健康出好汗!
长期贪凉吃冷、久坐少动,让现代人的毛孔变得越来越迟钝,出汗越来越难。这可不是好事,排毒不排毒瘦身不瘦身还是其次,受风受寒了这病邪没法从汗液出去,遭殃的还是身体。
对于不爱出汗或没有时间运动的人来说,怎样才能多出一些健康的好汗呢?我们不妨在生活中试试以下几招:
1、运动前喝热水、热粥
运动前喝杯热水或热粥,让毛孔进入蓄势待发、将开未开的状态,再锻炼一段时间,就能让毛孔全部打开,汗出透了,一通百通。但运动后一定不要马上吹空调、风扇或洗凉水澡,要耐心等汗消退。
2、三伏吃姜,促排汗
生姜是个好东西,既散湿暖脾胃,又走表开汗孔。不得不在空调环境上班的人,可以坚持每天早上喝点红糖姜茶,促进排汗。
3、静坐半小时
不要以为安静不动就不会出汗,静坐也是能够提振阳气的。
我们很少有机会让身体和脑子安静下来,身体安静下来,念头也渐渐放下,不需要做什么不需要想什么的时候,能量就会从大脑四肢回归到五脏六腑,自然会暖暖的出一身微汗。
每天抽半小时时间,可以是睡前或者醒后,关掉空调电扇,静静地静坐半小时。任何姿势都可以,脊柱中正,放松坐就好。
4、晒15分钟太阳
今年立秋加三伏的阳光是人体主动出汗最佳的动力,每天上午9~10点和下午4~5点,晒15分钟左右太阳,并做一些简单的舒展运动,能使身体能量逐渐被激活。
常出汗可能是「病」,不出汗也可能是「病」!这个出汗季,转给你关心的人,一起学会观汗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