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认知——重新理解写作
2021年的第一周,我把计划表和阅读笔记搞起来了。
虽然不是什么精细的大计划,算是粗略为自己定下了一些小小的目标,每天工作的事务和自己需要完成的码字量。
我认真盘算了一下,自己的薄弱环节,首先就在输入这一块。
一是输入量不够,二是输入的效果不好,三是输入的质量不高。
虽然去年也制定了读书计划,阅读笔记也整理过一段时间,总因为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而半途而废了。
我从货架上先翻出了10本书,准备先看完三本关于写作的工具书。
其实之前这些书我都有看过,但是因为不会读书,总会泛泛地读完就算了,合上书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这一次,我想重新梳理一下,争取让自己读的每一本书,都有所感所悟,先学会读书。
翻了一会儿,纠正了几点自己关于写作的误解,重新提醒一下自己。
1、暂时接受你写不好这个事实
我们很容易陷入一个思考的误区,因为写不好,所以不敢写。其实恰好相反,正是因为写不好,才要写,才要练,才会有以后写得好的可能。
2、别人没时间笑话你
有些人写东西,总会是觉得自己写得东西幼稚浅显,认为别人会嘲笑自己写得东西,但其实,真正介意的只有你自己,别人没有那么多功夫整天盯着你,谁都有自己的生活,千万别给自己加戏。
3、从写好一段话开始
其实,任何一件事情,你只有享受其中,体会到乐趣,才能容易坚持下去。所以在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没必要给自己那么大压力,非要写出什么绝世佳作。你哪怕今天只写200字,300字,只是说清楚一个道理,讲明白一个故事,就是可以的。
突然想到之前学习亲子文的时候,我反复跟两个小伙伴提到一个词叫“个个击破”,因为那个时候,我真的啥啥都不行,于是我把一篇文章拆解开,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的学习。
花了好几个月,先后搞定了标题、开头,结构、结尾,以及如何确定选题,升华问题的问题。
有时候,完成整体可能会有压力,不妨试试拆解一下,一个一个拿下。
4、千万不要等你准备好再写
这个是我间歇性会犯的毛病,哪段时间心情好,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写就对了。
倘若过几天觉得自己水平不行,就开始耍赖,一直不动笔,就等着哪一天准备好了,笔触能开花。
但其实,只有在写的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不动笔写,永远不知道自己哪里不行,也没有了进步的可能。
2021年,过去清零,我重新出发,做个码字的小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