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第3期28天写作营乡村浪漫屋社会热点

相隔多年读《呼兰河传》有不一样的感觉

2021-04-12  本文已影响0人  雪泥鸿爪001

齐帆齐微课

近来,读书比较零碎,自然也比较杂。但是,翻阅最多的,还是萧红的《呼兰河传》。

她的这部小说,老早以前就读过了,那时候,读它,一是因为我爱上了文学;二是因为萧红的名气,似乎她比丁玲惹眼。

那时候,可能是我之前才读了《红楼梦》等四大名著,感觉萧红的文字似乎有点太那个了,读它们的时候,好像自己就是回到了农村。她写的土生土长的文字,已经根生蒂固地,在我的心底里生根发芽!

后来,再也不敢去读它,因为它的土,怕染了它的俗气。读书出去了,见了世面了,也读过了不少高雅的文字了。好像已经不太情愿,去读土里土气的文字了,也是个负心汉似的,哪里有勇气去面对原来的自己呢?

这样的情形,伴随着我上了大学,读书的时候,也是尽量撇开那一类的文字,读的多是一些看似高雅的书籍。哪怕后来喜欢上了沈从文,他的小说也是充满了乡土气息。但是,打心底里,还是厌恶那种土里土气。

慢慢地,我的这种心态,反而象老家山村的浓雾,氤氲之息,迷蔓开来,直到参加工作了,依旧如此。

随后,无论在哪里工作,由于接触多的是外乡人,心里面难受的时候,就会拿文字来慰藉自己。尽管也多的是去读名著,或名人的文字,如林语堂、傅雷等人的文字,但是我觉得吧,心底里却瘾蔽着一种态度,与他们的世界,仿佛有点隔应。

是啊!他们的故事,是雅事;他们的世界,是充满了雅兴。这是无庸置辩的!

你们看看他们的作品,就知道了。像林语堂的《人生的盛宴》,尽管说,它是无斦不谈,但是,多的是文人的闲情雅致啊!像傅雷的《傅雷家书》,里面的文章,虽然说的大多是家庭教育的问题,但是总感觉离开我们平民百姓,相距甚远!

再后来,在企业里面,做开了人力资源管理,自然而然就免不了培训的事情。这样,自己要培训人家,自己得有东西吧!

于是乎,广泛涉猎各种书籍,虽然说大多数的书籍专业性很强,但是,我觉得吧,还是要加强自己的文化素养,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去读读名著,读一读名人名篇,这个是必须的功课!

这个时候,内心里的瘾蔽的那种感觉,多年前不知在哪里种下的乡土文学因子,开始隐隐作痛起来了!

似乎它们从来就没有离开我,只是像冰一样凝结成块,隐藏在冰箱里面最里面的一角,倘若哪天我喝多了,才想起来了曾经从老家带回的你------乡土口味,自然而然就一边齿颊生香,一边却是泪水模糊了双眼!

近来,参加了齐帆齐微课堂,阅读量也渐渐地多了起来。听了课之后,尤其是听了齐帆齐老师、蒋坤元老师,还有潇湘清尘老师的教导之后,对文学的偏爱也更是加深了。

这方面的精神需求,往后余生,只会越来越多,尤其是对乡土气息扑面而来的文字,更加令我心动了。

那天晚上,辅导一个老乡小孩的语文,语文课本有篇文章就摘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

开课之前,我也就只是让小朋友朗读了一遍,然后问了他一个问题:“你感觉到了没有啊?作者笔下的家乡和你的老家有什么不一样的?”

他的回答,让我感到很惊讶!他说:“差不多呀!要说不一样,我都没见过麦子,不知道怎么区分麦子和韮菜!在我们老家没见过谷子,我也不知道谷子和狗尾草的区别!”

齐帆齐第三期写作营(3)篇1216字,共3558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