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读书国学与传统文化

我们为什么焦虑?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2019-05-17  本文已影响2人  杰Sir先生

那时候的世界很小,我们却都很开心。

美国心理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被誉为存在心理学之父的罗洛梅说过:焦虑是全人类的基本处境!

生活在一个焦虑时代的幸事之一,就是我们不得不去重新认知自己!

在他的影响世界的心理学著作《焦虑的的意义》里,举了一个生活中这样的一场景:

如果你过马路时,看到一辆疾速行驶的车向你迎面开来,你会心跳加速感到恐惧,并会本能的躲避,快速通过到达安全地带。

但是当我们处于朝不同方向疾速行驶的汽车流,被困在马路中间时,我们心跳加速但却无所适从,心里产生一种惶惶不安的空洞感,这就是焦虑!

感觉到威胁,又找不到突破口,还感觉别人处境比自己好,这三者导致的你心中惶恐不安又空洞无措,于是焦虑就来了!

焦虑还不分年龄,不分人群,我们的一生从懵懵少年到暮暮老年,从达官显贵到芸芸市井,都有不同缘由的焦虑。

1

完美主义者的患得患失

理想主义者的抗争偏执

大部分的人可能都会把焦虑归因为物质和名利得不到满足,那就先说两个与物质名利都无关的人。

罗大佑、张国荣、王菲、梅艳芳、张学友、陈奕迅等这些闪耀的明星背后,都暗嵌着一个名字—林夕。

这位香港最著名的词作人,连续九年夺得词人大奖,有一年的十大金曲中竟有八首出自于他的手笔。

 林夕 / 图片来自网络

像我们熟悉的《约定》《红豆》《爱就一个字》《至少还有你》,这些抚慰人心的经典作品都出自他的笔下。

连那句“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也是林夕为张国荣的歌《我》而定制的。

难怪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夕,我们的悲伤该何处安放?

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名利双收的巨星,在2000年时候起也得了严重的焦虑症,折磨了他多年。

他开始失眠,每天内心都特别紧张,不敢看电脑,也不想写歌词。

对自己要求过高和突破自己带来的患得患失,是林夕焦虑的主要原因。

作为一个已经享有盛名的填词人,不管是大牌歌星,还是刚出道的新人,都争着和林夕合作。

据传闻,林夕的词刚填好,就马上会被合作的歌手或唱片公司拿走,而没拿到的则不断催稿。

多年的创作经验,让林夕本已有了填词的模式与技巧。但是,作为一个视歌词如命的人,林夕从来都不屑于那种模式化流水线般的创作。

他一直坚持出精品并忠于自己的灵感,长时间创作的压力和对作品的苛刻,使林夕的焦虑愈来愈严重。

当时好多歌手害怕加重他的焦虑,都不敢再找林夕填词。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另一个视音乐为生命的人:朴树

在2017年综艺节目《大事发声》的录制现场,当朴树在唱李叔同的《送别》时突然声音颤抖,哽咽到不能发声,最后还是强忍着泪水才努力唱完了这首歌。

在台下几万歌迷的欢呼中,朴树就像个赤诚的孩子,毫无掩饰的袒露自己内心的压抑和痛苦。

朴树 / 图片来自网络

在另一场演唱会上,朴树曾这样说过自己:

以前我一直在寻找一条回去的路,但最后发现这条路根本就不存在。即使有也大不一样了,所以我只好一直往前走!

凭着《白桦林》《那些花儿》,朴树一夜之间真的火了。

在闪光灯下,被粉丝的掌声和媒体的镜头包围中,朴树显然没有学会属于成年人的圆滑世故。

本来只想一心唱自己喜欢的歌,但与音乐背道而驰的名利,让他陷入了对自己深深的怀疑中不能释怀。

他开始拒绝和抵触各种综艺节目和商演,就连2000年央视春晚导演组的邀请,他也一口回绝。原因是不想唱主旋律的东西,更鄙视假唱。

当时经纪人无奈的发火了:你知不知道,如果你不上,那我们的从业路就都被堵死了,我们的辛苦和坚持都白费了!

最后朴树怔怔的屈服了。

春晚后,各种采访和邀唱蜂拥而至,性格内向的朴树却没有享受到荣耀带来的快乐,他开始厌烦音乐,他说一度失去了曾经对音乐的热爱。

后来在发行了《生如夏花》后,朴树陷入了长期的焦虑不能自拔。于是2003年起他选择了淡出,一“躲”就是十年。

陪伴他的除了妻子吴晓敏,就是那只叫做“大象”的金毛犬。

直到2014年,朴树带着那首刷爆全网的《平凡之路》归来时,他自己也从帅气青年变成了沧桑大叔。

源于对音乐纯碎的热爱导致的焦虑症,最终还是在音乐里找到了解药!


2

现实的压力不能逃避

未来却不知道在哪里

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水煮青蛙”。

科学家将青蛙投入40摄氏度的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水中跳出来成功逃生。

而当科学家把青蛙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缓慢加热(每分钟上升0.2摄氏度)时,青蛙一开始舒适的在水中游泳。

当青蛙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知不觉被煮死在热水中。

其实我们有时何尝不像那只温水中的青蛙!甚至比它的处境更坏:我们没有跳出去的勇气,连往哪跳都不知道。

从上学时为学业焦虑,到长大后又为生存和生活焦虑。

家庭、工作、孩子、房子、车子、老人、医疗、教育、养老......,快速的生活节奏和激烈的竞争带来的压力和紧迫感,让我们都身心疲惫,并且极度缺乏安全感。

对现实不满又不甘,对未来和远方又充满未知和迷茫。

当所有曾经的梦想、激情和个性被生活磨平磨灭,于是就集体进入了“躺在床上想了好多条路,早上醒来还是走原路”的怪圈。

平淡又麻木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感慨日子过得很快,而我们走的却很慢。

知乎上曾经有个问题:为什么好多人下班后,总喜欢一个人在车里呆一会再进门?

有个回答获得了最多的赞:

因为在外边,TA或是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和工作单位的一员。

而只有在那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小空间,可以当做与外边世界的分界点。

没有套路,也没有喧嚣,可以独自抽根烟听首歌,这时候TA才是TA自己!

3

盲目的虚荣攀比

不知满足的欲望

有一篇名为《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文章刷屏朋友圈,也戳中了大家的痛点。

连韩寒都看不下去了,发博斥责这样的言论不仅是在贩卖焦虑,还在制造恐慌。

不同人有不同的背景、潜质和机遇,还有幸运的因素。

你只看到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的15亿,为什么看不到胡玮炜曾付出多少汗水才考上浙大?

为什么看不到人家从汽车记者到科技记者,长达10年的职场锤炼和积累,更看不到创立摩拜背后九死一生的坚持和勇气?!

成功就是一切的惯性功利思维,让好多人只把眼睛盯住成功者的财富和地位,一味攀比,却没去想想自己与人家所付出的和承受的巨大差距!

网上还有一篇文章,叫做《一部手机引起的血案》

讲的是现在大学校园里,还有社会上有的女孩子,虚荣心和面子作崇,好像手里不拿一部苹果手机就不好意思出门。

为了能买一部苹果手机,不惜出卖自己,拍裸照抵押在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消费。

一个本来用于通话和上网的工具,竟然被拿来装扮身份,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有个描述虚荣攀比心的段子,写的真是入木三分

如果邻居每天吃泡面,那我吃泡面能再加根火腿肠,都会很知足很开心; 

但如果邻居每天炖肘子煎带鱼,那我这碗泡面就得含泪下咽; 

可恶的是,这个邻居不一定住在隔壁,他们在我生活的四处都出没着!

4

有人眼里除了钱,什么都没有

有人除了是有钱人,什么都不是

去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旅行的人会注意到,那些国家的街上也有居无定所的流浪者和乞丐,也存在着贫富差距。

但是大多数人的脸上看上去都很坦然、自信和阳光,生活节奏很慢也很简单,一杯咖啡一本书,就能在街头的长椅上坐半天

他们很注重生活品质和精神层面的消费,一个中低等收入的工薪家庭,厨房里也会放着一套德国的精工刀具。

还能舍得花费好几天的薪水,只为买到一张自己喜欢的周末交响音乐会门票。

街头那些卖艺的流浪者和乞丐,也可能是小提琴或者油画爱好者,甚至里边不乏专业艺术水准的人。他们很穷,但是丝毫不妨碍他们对艺术的热爱

路过的行人更不会投去鄙视的眼光,相反还会停下来,带着尊重和敬仰去欣赏。

而在国内经常看到的是,街上和电梯里来往的人,脸上大都是焦躁、疲惫和不耐烦。

如果你去问身边的人他的人生梦想是什么,大多数的回答除了几套房子,换个好车, 加薪升职,就是孩子能考上一所好学校,手里的股票能再来几个涨停一类的。

我们都不经意间,又故意的把梦想和财富目标混为了一谈!

所谓先富起来的那帮人,有的真能不忘初心,做到了“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而有的人却纸醉金迷,挥霍奢侈。

因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财富的增长,还有社会地位的提升。在他的世界和人生里,人就是为了钱而活着的,有钱就能解决一切。

而一旦得到了财富,不必再为钱奔波的时候,他的世界就彻底失去了标杆和底线。

于是只能拿物质的炫富来满足自己内心的控制欲,填补精神世界的空虚。

当一个人用金钱来度量一切,把积攒金钱作为人生的唯一追求,精神世界一片荒漠,没有任何信仰。

那么结局就是,无论他最终有钱或没钱,他的人生都和自然界的低等动物一样。除了吃饭睡觉以外,没有任何哪怕一丁点的意义和价值!

5

在那部由倪妮和井柏然主演的治愈系电影《等风来》里,我们每个人或许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这部影片讲述了来自不同家庭,有着不同人生的一行人,去尼泊尔寻找“幸福之旅”的故事。

这个团里有矫情的作家程羽蒙,富二代王灿,刚失恋的大学毕业生李美玲。

在这趟旅行的最后一天,大家一起登到山顶去玩滑翔伞,在程羽蒙系上安全带和滑翔伞,站在悬崖边紧张何时才能起飞时,王灿告诉她:

无论你有多着急或者多害怕,我们现在都不能往前冲,冲出去也没有用,飞不起来的。现在你只需要静静地做好准备,等风来。

其实人这一生的漫漫征途,有时和去登一座山很相似。

每个人都想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最高的山峰,看最美的风景。

但是我们每个人选择的山都不一样,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也是不同的。

有的人能快速先人一步攀上山顶,看到了更远处的风景;

有的人可能慢一点迟一点到达,却收获了这途中上的每一处风景。

等风来,并不是消极和被动的态度,而是在努力时刻准备着之后,安静耐心的等待时间和机遇的点燃!

总有一天,你所有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加上你曾经付出的汗水,忍受的孤寞,遭遇的失落,不懈的执著,都会一起被阳光照亮,映在你此生无憾、我已活过的笑脸上!

- END -

作者 :杰Sir1985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侵权必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