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问
2023-07-30 本文已影响0人
月中的清河
这一桌友人聚在一起欢声笑语,我的目光却时刻瞄向窗外;他们谈论的许多话题,我全无兴趣。有时别人将话题扯到我的身上,我便简单地应付几句。不知为何,我总是喜欢看着窗外的人,窗外的景,看着它们在我心中来来去去,明明暗暗,而我的内心又不能明确地感知自己在想什么?
大家酒足饭饱后谈论的多是居家、旅行、以及生活当中的一些趣事。这些东西我原本是极感兴趣的,不知为何,自从我开始爱上看书之后,这些东西对我的吸引力在逐渐减弱。我的思想当中理性的形而上的东西在日益增多。我自以为是发现了人生中一些至高的道理,便对于这样一种世俗的交往渐失了兴趣。友人们也发现了我的改变,只是我一直以来不善言谈不善人情交往,大家发觉我对合众的愈加冷淡的态度也不以为许。
我仍然每次在与大家的聚会中发呆,走动或想自己的心思。其实,这时我的心思也大半沉浸在人的一种思考上,我想将每一次与人的交往形成自己的可表述的文字,进而从中找到一条至为真实的道理。也许在许多人生道理的阐释上我要强过在坐的许多人,可是将这些道理落实人生当中,我却又在许多方面不如在坐的多数人。
我在想,我这样一种思维在我的人生当中起到了什么作用?难道它仅仅是让我与大家保持距离,让我觉得自己明晓了世间的真理,让我自欺欺人地认为自己远比人聪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