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散文

纪游述怀之七(34—36)

2019-04-01  本文已影响12人  邵冬辰
纪游述怀之七(34—36)

34、行经陆慕有吟

云公古冢甄名处①,梁瓦存疑陶摭痕②。

巷宅数椽濒蠡渚,市楼多栋接齐门。

松青莳圃城连碧,云紫播畴池漫莼。

漫识庵碑匡济意,医传仁道杏林春�。

【注】:①以往人们都说陆墓地名得来的缘由是因为唐朝的陆宣公陆贽把墓做在这儿,地以人名。无论明清两代的《苏州府志》(洪武年间卢熊的《苏州府志》和正德年间王鏊的《姑苏志》),还是陆友仁的《吴中旧事》,都是这么一个说法。1926年,李根源西山(指苏州城西的山,不是东西山的西山)访古,前后27天,走遍了苏州西部,著有《吴郡西山访古记》。他曾登陆墓山,访金沙庵禅院,见到明代崇祯元年越来溪人张世伟撰的《重修金沙庵碑记》,碑上记有梁代中书黄门陆云公葬于此山的始末。清代乾隆四十三年吴江王曾撰有《重建金沙庵碑记》,王曾说,他为要考察陆墓的来历,曾问寺僧,既然陆黄门云公葬于此,那他的墓在哪里呢?寺僧说:就在观音座下。由此,人们才弄清陆墓之由来其实与梁代陆云公有关,而非唐代陆贽。陆墓之“墓”后改为“慕”。

②1941年2月,沈东生在《苏州新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从一片梁代的古瓦》,它还有一个副题“正陆墓命名的错误,得陶业进步的线索”,这篇文章主要说什么呢?他发现了一片梁代的大瓦,这片瓦约一尺二寸见方,中间划成四行,正楷铭文,说:能仁寺比丘正鹫,为报答已亡母童氏十九娘,发愿造瓦五万,舍入法忍寺。造瓦的年代是梁大同元年(535)四月。陆墓甘郎承造。这块瓦就是在苏州发现的,原藏庄江秋先生处,抗战开始,此瓦在乱中被痞棍在抢劫中弄裂,后来慨然赠给了作者沈东生,因此基本可以肯定,梁代大同时,已经有造瓦的陆墓人了。于是,问题又来了,李根源提到的陆云公(511-547),他死在公元547年,偏偏这片瓦是梁大同元年(公元535)造的,看来,陆墓这个地名的命名与陆云公还是没有关系,至少在陆云公身前,已经有了陆墓了。

③医传仁道,陆慕卫生院名中医沈老先生,医术精湛,医德可嘉,百姓有口皆碑。

35、游园(新韵)

丝绦细袅倚风飘,雕榭碑廊九曲桥。

一碧氲潭无尽意,踏春携侣自逍遥。

【注】绦,用丝线编织成的花边或扁平的带子,可以装饰衣物,诗中用来比喻柳丝。碧氲,如碧玉一般的青绿色的潭水。

36、咏城(新韵)

墙蒙薜荔绿旌门,塔耸空苍绕瑞氛。

虎踞周楼抬史眼,龙蟠通水作诗吟。

【注】周楼,指围绕苏州的古城楼。通水,指护城河。

纪游述怀之七(34—36)

(待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