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自称“宅”,没点本事哪能行
在国内,似乎谈起“宅”,大家心里都不太愿意接受。脑里浮现的形象大概是,每天吃泡面,房间乱糟糟,碰头垢面,弯着腰蹲在电脑前,两眼无神迷离……他们一般自称自己卫”死宅”,狂热二次元,但他们往往不愿读书,不愿工作,也不接受培训,自己一个人沉溺在二次元世界中,同时又由于这些原因使他们在社会上往往不如意,需要靠亲友的接济才能生活,懒散邋遢,在社会上造成较为不好的影响。
嗯,其实上述并不是真正“宅 ”,那只不过是一部分人的堕落就拉“宅文化”下水。“宅”起源于日本,起源也是二次元文化的爱好者,虽也是主要在家中活动,但是人家要成为“宅”,必须要一技之长,在某个领域有深入研究,投入大量的兴趣爱好。所以才有“科技宅”、“漫画宅”、“机器人宅”、“电脑宅”、“军事宅”、“乐器宅”……
御宅之父冈田斗司夫就指出过:“‘因为喜欢动画所以是御宅’这种社会上通常的评判是完全不得要领的。只喜欢动画的人仅是单纯的痴迷者而已。只对某一特定领域抱有兴趣,这是与御宅的价值观背道而驰的。”还记得,我们之前提过“have a skin in the game”,没有投入血本,只是喜欢本身是谈不上“宅”的。
在日本,“宅”并不是不出门,整天闭门造车。一个宅人就算再怎么不出门,该出门时还是会出去的。不过他们不喜欢去聚群,表面上看好像是不合群,但其实可只要你找对了话题和场所,宅人的活跃性会吓到你的,他们专注的领域,了解的很深入,跟他们交谈收获是很多的。宅人充其量比不宅的人少了些接触外界的机会,不是不能,而是想不想和时机对不对的问题。他们喜欢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而不想被外界消耗掉精力。
历史上一些杰出的艺术家也拥有类似的个性特质,那种游离在精神分裂与神经症边缘的精神状态,才能帮助他们创造出杰出的艺术作品。我个人喜欢的梵高,他的宅和精神分裂的过程,如此鲜活地反映着一个人,是如何从救世主的位置崩溃后走入抑郁封闭、分裂位的,而他内心当中的纯净是如此吸引人。
不管外界怎么看,他们有他们的视觉和主观臆断,关键是自己宅得有滋味,处于一种自我感觉很舒适的状态。就我接触的一些宅人看来,大家都很生动,很灵性,很直接,比起那些所谓成天在社会上混着泡着的人多了几分纯真。反之那些浸染了无数社会规则和技巧的人,我们一眼就会看到世故、狡猾、躲闪、犹豫、防卫和虚荣,这些都妨碍彼此建立真实的人际关系。
因为互联网的诞生,各种生活条件的便利,“宅”的文化在全世界都出现。除了东亚的中日韩,在英国,18岁到30岁的年轻人当中,约有四成是宅男宅女。在意大利,“宅一族”被称为“pantofolalo”(拖鞋人),约有57%的人口更喜欢待在家里,看书、做饭、上网、看电视,甚至在家运动。德国还出现了以“宅一族”为主要成员的网络政党。
与中国的糟糕的“宅”相比,国外的这些表现的优点,大概有两点:
(1)提供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足不出户,只要有网(此是死穴),可以了解天下事,可以购买所需之物,还可以结交天下支取相投的朋友,或者直接上网校(如MOOC)或培训。反正在家中,就可以解决绝大多数的问题。
(2)充分尊重个人个性的发展。“宅 ”让每个现代人可以不用被贴上一样的标签。你有你的忙碌,我有我的专注。你嘲笑我所居陋室,我可怜你所识白丁。做好自己,也是一种精彩。纯粹私人之地,埃及有自己的思考和创造力,借助互联网的支持,可以发挥个人的价值。
宅也要宅出科技感
到底是做个别人眼里的乖孩子,还是做舒服的自己呢?注重自己的舒适就意味着叛逆和不合群吗?如果每个人都不是真实的自己,再由这样的人组成团体、社会,局面多可怕!
“宅”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关键看你宅在家中做什么,跟“翘课”的道理一样,你如果去读书写作提升自己,去研究某一专业的课题,去训练自己的乐队或把玩乐器,只要你是在提升自我,为未来创造价值奠定基础的,都是值得的。
要让自己“宅”出逼格,我们或许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
(1)“宅”的环境可以营造一种个人的文化氛围。比如,有些人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下,效率会更高,就要注意打扫整理,使用简约型的白色电器,房间一股简洁风;有人想要科技风,用自己认可的海报布置房间,为工作的桌子配好风格,用的物品强调高科技的品质,有些合适的灯可以提供科技的光效,这简直是增强战斗力。
(2)“宅”的生活要注重健康。房间要通风透气,不堆脏乱衣物,被子勤晒阳光,房间就有一股淡淡的阳光的香味。不宜久坐,坚持适当的运动,简单的跑步或自己做些健身的运动,不用花太多时间可调节身体的状态。养一株绿色植物,调节空气之外,还能有一丝与自然的联系。
(3)“宅”的交流可以改善自己的状态。自己宅所研究的成果,可以通过互联网分享给他们,从别人的分享那里也学到所需的。偶尔,出走,去看看这世界,毕竟有些东西还需要亲身去经历,才能得到。像有些自己看重的领域的人开个分享会,可以现场去参加一下,一来有同样话题可聊,二来现在的交流可以弥补线上的一些不足,增强现实中的情感交流。
凡事过犹不及,“宅”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是可以被提倡的,关键是明白“宅,是需要你万分投入,炼成一技之长”,不要再借“宅”来逃避现实,大街也不要把“宅”与“屌丝”联系起来,永远坚决反对“屌丝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