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红与张艺谋电影中的红色
文/阿斌 【原创】
![](https://img.haomeiwen.com/i21616815/2f63393a66ce69f5.jpg)
春节来临,到处张灯结彩,大红色的灯笼,大红色的对联,红色的绸带,红色的中国结,彰显了节日的气氛。
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
红色代表了喜庆、祥和与热烈。
从古到今,红色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也是中国人近代历史的记忆。
中国红,氤氲着久远的秦汉气息,延续着盛世的唐宋遗风,沿袭着灿烂的魏晋脉络,流转着市井的元明清神韵。红色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错综复杂地盘成一个中国结,高度概括了龙的传人生生不息的厚重历史。
张艺谋,作为一名由摄影师很快成长起来的电影导演,他的电影作品不仅在摄影造型上颇具匠心,在构图及色彩上,更是十分讲究,使电影画面呈现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美学效果。
红色,是张艺谋电影的主色调。当然,在张艺谋的电影中还有其它色彩的运用。例如,我曾经写过《观影|浅析张艺谋《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颂莲的特写镜头运用》的文章,其中专门谈了张艺谋在颂莲的特写镜头中的色彩变化。今天仅谈红色。
色彩,是电影艺术中最生动的属性,人们对于色彩的感觉,是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中,他对红色有着执著的追求。
红色,象征生命的动力,它是奔放的;
红色,象征着欢爱的情欲,它是无法抵抗的;
红色,象征着不屈的反抗,它是由压抑到觉醒后井喷式的爆发。
《红高粱》,是张艺谋第一部成名作品,其中折射出张艺谋对摄影画面的美学追求,特别是在色彩的运用上,可谓是达到了极致的美感和艺术的张力。
红色自始至终出现在影片的分分秒秒,成为影片的主色调。
影片一开始,十九岁的九儿(巩俐饰)一身红色的嫁衣,坐在大红色的轿子里。这本是一幅喜庆的画面,但九儿因为家里穷,嫁给烧酒坊的五十多岁麻风病人李大头,这就构成了婚庆的喜悦与年轻女人心理落差之间强烈的矛盾冲突。
一边是吹锣打鼓,红色的轿子上下颠簸,一边是大片的红高粱地,正赶上有土匪抢劫,给了轿把式余占鳌(姜文饰)与九儿眉来眼去的机会。
之后九儿的丈夫李大头被杀,她继续经营酒作坊,众伙计要散伙,九儿劝住了伙计们。
土匪秃三炮劫走了九儿,罗汉大叔和伙计们凑钱又将九儿赎了回来。余占鳌跑去找秃三炮,将菜刀架在他的脖上,直到秃三炮用脑袋保证没有动九儿,余占鳌才罢休。
余占鳌在刚酿好的高粱酒里撒了一泡尿,没想到高粱酒的味道格外好,九儿给它取名叫十八里红。
日本鬼子来到青沙口,烧杀抢掠。九儿搬出被日本鬼子杀害的罗汉大叔当年酿的十八里红给伙计们喝,大家斗志昂扬地去打鬼子。愤怒的余占鳌和伙计们抱着酒罐子冲向日本军车,炸毁了日本军车。……
在影片中多次运用了红色,红色的嫁衣,红色的盖头,红色的花轿,红色的对联,红色的高粱地,红色的烧酒,红色的烈焰,红色的日食,和最后红色的孩儿在唱民谣。
火红的高粱地是两个年轻人炽热的情感,红色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不屈反抗精神。影片的结尾,余占鳌和伙计们抱着酒罐子冲向日本军车,把影片推向高潮,也升华了电影的主题。那燃烧的烈焰,正是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内涵。
张艺谋用红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祝大家兔年红红火火!
![](https://img.haomeiwen.com/i21616815/215459d648fcdc1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