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橙读过的书读书

你需要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

2018-10-16  本文已影响40人  研橙

写作是个热词,简书搜索“写作”一大堆月入几万的消息映入眼帘。写作的确可以赚到钱,互联网时代给了普通人很多逆袭机会,而写作无疑是最好的途径。

想要写作变现,你需要完成这六个动作。开始写、刻意训练、稳定输出、搭建平台、影响他人、个人品牌。纵观写作能赚到真金白银的,都离不开这几个点。

而收益多少是直接跟你文章质量挂钩,而好的文章内容都离不开一些基本原则。

布兰登罗伊尔,出生于加拿大,就读于哈佛大学,后在考试培训机构Kaplan担任主管。其作品先后五次荣获“国际图书奖”、五次荣获“总统图书奖”金奖,2011年荣获“年度教育图书奖”。 任职于Kaplan期间,他潜心研究英文写作、语法和逻辑推理教学,总结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独创了一整套教学体系,并先后出版了《一本小小的蓝色逻辑书》、《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一本小小的金色语法书》等经典著作,成为全球英文写作、语法、逻辑推理领域的标杆之作。

布兰登《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讲的就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原则,结构、风格、可读性。接下来,我们依照作者的思路,依次逐一解读。

首先结构原则上。

①多运用自上而下的方法。

也就是最重要、次重要、次重要。

例子如下。

“艾丽丝,你去城区的时候能不能帮我个忙?如果你坐地铁去主街,下车后从第一个出口出地铁站,步行到十字街。在十字街和瓦因路交汇的十字路口,你会看到桑迪文具店。你能去店里帮我买一包0.5mm派通牌铅笔芯吗?”

“艾丽丝,你去城区的时候能不能帮我个忙?我需要一包0.5mm派通牌铅笔芯。去桑迪文具店最方便。你可以坐地铁到主街,下车后从第一个出口出地铁站,然后步行到十字街。这家店就在十字街和瓦因路交汇的十字路口。”

很明显我们明显更容易接受第二个版本的说辞,先总结后细节,而不是第一个先细节再总结。

分解事物。

把主题分解成二到四个主要部分,然后运用引导句。

假设你清楚自己想写的内容,就必须决定你的作品由哪些基础要件组成。你可以把主题分解成二到四个主要部分。通常我们推荐分为三个部分,但为简洁起见,一般不超过四个部分。

③使用转折词

使用转折词提示写作方向。但是、然而之类的转折词被称作语言的交通灯,它们有四大作用:对比、举例、接续和总结。例如表示说明的词语首先、其次、比如和譬如;因此提示总结;然而提示比对;而且表示递进。

④六大基本写作结构。

最常用的六种结构包括:范畴结构、评价结构、时间结构、比较结构、线性结构、因果结构。

⑤整合相似事物。

先结束一个主题讨论,再接着讨论其他主题。

其次风格原则上

使用准确、具体的词汇支撑所说的内容。——布兰登罗伊尔

例子。

一般:公司利润下降了。

较好但仍不准确:公司利润下降了,因为成本增加了。

准确:公司利润下降了10%,因为总体成本增加了20%。

.更优:公司利润下降了10%,因为总体成本增加了20%。具体来说,较高的薪水支出是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高薪资成本主要是管理层薪资增加造成的,因为加班时间减少,付给工厂员工的平均工资实际上下降了5%。

②保持简洁。

用简单的词语表达你的观点。

拆分长句,使文章更清晰。保持文章内容清晰的方法之一,就是限制长句的使用,最简单的方法是把长句拆分成两到三个短句。

砍掉冗余语句、过多的限定和不必要的自指。如,我感觉,在我看来。

多用动词,少用名词。不要把动词和形容词名词化。词语名词化在写作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描述的是动词和形容词转化成名词的过程。名词化在写作中会弱化文章内容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是因为它会使句子更长,使读者提取句子含义时更费力。

最后,可读性的原则。

利用排版和设计。

提高文章可读性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增加文档的页边空白。同样,用空白行把段落隔开,避免一大块文字紧贴页面边缘可以使文章读起来更轻松。

运用可读性工具,突出关键词和短语。

如粗体可用于强调关键词,从而使关键点在读者面前跳出来。

斜体,偶尔使用斜体会使文章具有艺术效果。

破折号可以用于改变句子节奏,以更灵动的方式对词语和短语进行强调。

列举,在整理观点或数据时,用数字列出项目更正式,而且清楚明了。

使用标题或提要,用标题或提要拆分或归纳文章。

修改你的初稿,直到无可修改为止。

这本书很薄,但却是一些很重要很基础的知识。俗话说的好,只有地基牢固了,才能盖成万丈大楼。写作也一样,只有基础扎实了,才能在艺的技能上上升到术的层面。我通过一年的零散写作,我个人悟出会读的人才能把文章写好。可能很多人会说我会读啊,怎么还是不会写。答案只有一条,你不会读。这个"会读"不是单纯的认识字能读明白作者的表达,而是能读出来作者那里写得好,那里写得不好。如此你才是真地会读,而不是看见别人的文章说一句写得很好,而说不出个一个三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