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青山不老》一课有感

2018-07-19  本文已影响0人  竹林闻泉响

《青山不老》是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语言生动,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的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的故事。

听了这节课以后,我有以下的感受:

一、善于激发学生兴趣,课堂伊始,老师出示一组晋西北恶劣环境的图片,问: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接着出示一组现在晋西北一片绿洲的图片,两相对比,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的奇迹是谁怎么创造的?

二、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师,紧紧抓住课文中的三个问题: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情况下创造的?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通过让学生读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晋西北恶劣的环境,15年创造奇迹,失去了同伴、老伴时的痛苦坚持以及如今绿意盎然的沙漠绿洲,在边读边悟中,层层深入,感受到老人与山川共存,日月同辉的精神,懂得了“青山不老”的含义;

三、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在谈老人创造的奇迹时,出示句子: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想象:学校23亩,3700亩有多少个学校?当学生知道161个学校那么大时,一片惊叹。

让学生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通过不同情境,刮大风、下雪、生病了……老人依然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植树造林,对老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介绍老人马永顺后,看了他的资料,让孩子们对老人说些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从而把知(感受老人的伟大)落实到行(我们应该保护环境)上,做到了两者的统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