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话的孩子
不说话的孩子
说话,在婴幼儿那里,本是非常nature——既是自然的,也是天生的、本性的。当一个小生命发展到一定阶段,进入向其敞开的语言大门,除却一些生理上的原因,一般我们会看到的就是一个吧啦吧啦嘴巴停不下来的小孩子,有的甚至可能话多到让周围的成人抓狂的地步,哈哈~~从无意义的音节到有意义的字词短语,从模仿、重复成人的话到富有自我特色的造词,从无逻辑的拼凑到有组织的整合,婴幼儿的语言发展总是给令人赞叹与惊喜!
然而,在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或者在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中,有一部分不再正态分布中间的孩子,可能没有被充分地看到,即那些缄默的孩子——或者用更直接具体一点的表达,语言能力明明发展起来了却仍不说话的孩子。而实际上,这样的一类孩子切实地存在着,我们在生活里或工作中总会在某一刻遇到他们……
于是,这不免令人好奇和疑惑:为什么他们不说话呢?他们丧失了语言天性吗?在生理因素之外,是什么阻碍着他们?
(一)不需说话的孩子
有的孩子不说话,是因为他不需要说话。在他尚未开口的时候,食物、衣服、玩具等等可能已经被大人摆到嘴边、眼前、手上。他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被身边的养育者迅速解读,并被立即满足。那么,显然,话语似乎变成不需要的多余之物。
有一个小男孩L,两岁两个月,只能模糊地发“妈妈”、“爸爸”、“拜拜”等几个简单的叠音词,而且一旦得不到想要的零食、玩不到想玩的玩具,第一反应是大哭大闹——就像小婴儿吃不到奶便大哭一样。他的堂妹,一岁半,已经可以和大人简单地对话。当然,每个生命都不一样,即所谓个体差异的存在。然而,如果你知道这个小男孩的养育环境,便会理解为何他的语言发展如此滞后。平时他的照料者是爷爷奶奶,老人对他的吃穿很尽心,有一天下午他吃了十几根棒棒糖——他一伸手或者一闹,爷爷就给他买一根。他那位年轻的妈妈呢,也知道这样带孩子是不行的,可是很多时候她也抵不过孩子的哭闹,为了给自己省却麻烦,最快的解决办法就是马上满足他。孩子立马不哭了,她也省心了。
这样的孩子,看似是被多么疼爱的,实际上是被无情剥夺的。因为他没有机会体验到使用语言的快乐,而只停留在初级的(物质的、生理的)享乐阶段——某种程度上,他们是被“物化”的孩子。L,他几乎没有机会表达“我要……”。“我”是主体,“要”是欲望。而这两个维度他都没有发展建构起来。乐观一点的看法是,他在前语言期,能用一些简单的音节和一些动作与成人交流;而严肃一点来说,他停滞在那里了,并且这阻碍了他与同龄孩子的交往和他的初步社会化。
有的孩子不需要说话,但他还是发展出了语言能力,还是会说话,这还是令人欣慰的;但是像L,从不需要说话,到语言发展被阻碍,以至于可以说他还不会说话,这就是一种悲哀了……
(二)不能说话的孩子
另一些孩子之所以不说话,是因为他们不能说话。“不能”不是说他们没有获得语言能力,而是说他们不能够自由言说。用一个短语“不能说的秘密”,也许更清晰易懂一些。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历史。在某些家庭里,可能有些历史过于沉重,有些故事不能为外人所知,于是大人选择沉默,而孩子也只能闭嘴。这不简单单是孩子对大人的一种模仿,在更深处,它是一种认同。孩子主动或被动地、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认同了家庭的选择。因为他得忠于父母,他得fit himself into家庭结构这个整体。(fit into这个短语的多重含义更适合此处语境。)在一些敏感性的孩子那里,他们从不能说某个秘密,泛化到关闭话语,完全缄默,变成不说话的孩子……
我想到另一个小男孩,将近三岁。他的外婆突然去世了,而他从小是被外婆照料养育,感情极好。所爱之人的突然离世,亲密关系的突然断裂,而且他没有从大人那里得到任何解释——一方面,大人往往是觉得小孩子还很小并不懂这些;另一方面,成人也不善于向孩子谈论死亡——他便陷入了深深的抑郁中,他的身体失去了活力,他的眼睛失去了光彩,他的嘴巴也失去了话语。
孩子不能说话的情形也可能会发生在家庭之外,比如学校这样的社会团体中。——指出这一点,是因为我并不想营造成一种什么问题都要归于家庭这样的观点。事实上,幼儿遭遇性侵、经历战争或是其他重大的生活创伤事件,都可能使他被困在某个秘密或创伤之中,无法言说。
(三)不想说话的孩子
还有一些孩子不说话,只是因为他们不想说话。那么下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他们失去了说话的欲望?
即使是婴幼儿,也是一个主体——而非物体,也是一个“言-在”(parole-être)——语言的存在。他们天生地有说话的欲望,而在一些后天环境中,可能使他们撤销此种欲望。比如,一个一直未被倾听的孩子,可能走向两个极端中的某一端——一有机会就说个不停,执着地寻求被听到;或者,放弃被听到的希望,再也不说话。也许借用一下“习得性无助”的概念更容易理解。当一个孩子激情满满地说话时,总是得不到大人的回应,或者得到的回应只是“嗯”“哦”“啊”这样敷衍的词,一次次习得性的失望最终可能让这个孩子放弃交流的欲望。“无回应之地即绝境。”武志红的这句话很是说明一些问题。
《窗边的小豆豆》里有一个情节。小豆豆第一次去巴学园,在和小林校长的初次面谈中,这个小女孩讲了四个小时的话,而小林先生就一直认真而耐心地听她讲着,直到她说完了所有能说的话……我想对于小豆豆来说,这是她生命早期最重要最珍贵的经历之一,有另一个生命完全敞开自己倾听她,这样的相遇可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一个小女孩的话语,哪怕是荒谬的,但是因为被倾听了,所以有了意义,她不需要害羞,也不用害怕。在这里展开的不仅仅是话语,而是一个生命。
以上三种情况并未囊括所有的可能性。而在最后,我想强调,那些不说话的孩子,是陷在困境里的孩子。不说话本身其实也是他们的一个信号,求救的信号。他们也想走出那个困境,但是仅凭自己的力量他们做不到,他们需要成人的帮助,尤其是专业人员的帮助,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心理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儿科医生、精神科医生、儿童精神分析师等等。但是,当然,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主体,拥有其自身的家族史和个人史,如何帮助他们的方法决不能一概而论。不过,从我们能够看到他们开始,我想这就跨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