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旅途散文美食

青团:让清明柔软了一点

2018-04-06  本文已影响47人  岁时未晚

01

青团:让清明柔软了一点

三月的最后一天,上完双学位时间还早,和同学韩一起到葑门去。苏州的三月春的气息已经很浓烈,海棠花开到极盛,即将谢去。似乎看见撑伞的女子从时光中走来,她抬头看见绚丽的春天,止步于一树海棠花前,那些花瓣随风落到初生的青草上面,老故事便“渐行渐远渐无声”。

樱花作为四月的象征已在枝头初露端倪。

我们坐公交而后骑自行车到葑门西街,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只是生活气息更强。

不知道往哪里逛,于是就直接往不远处的横街走去。

这条街够老,老式的二楼还住着人家,让人感觉这才是江南的味道。

我们沿着街走了很久,发现这条街其实就是个菜市场。

各种时令的蔬菜水果摆在街边任人挑选,来来往往的人,在午后已经微热的阳光中行走,人们侧身让路,时光就慢悠悠地从彼此的衣料间滑过去。

路过几家卖青团的店,店家的旌旗随风飘动,仿佛在说,来吃青团呀。

青团,是江南一带清明时节的一种小点心,用艾草汁加糯米粉制成,口感软糯。最传统的青团包的是豆沙,如今已经衍生出好多种口味:五仁的,肉松的,蛋黄的,满足了各种人群的口味喜好。

我和韩在沈记青团买了几个豆沙馅的青团,买的当儿口里面的师傅正好端出一大笼刚蒸好的青团,摆在桌上,一个个冒着热气,鼓鼓的,我差点没忍住用手去戳。

透过热气去看婴儿拳头大小的青团,十分可爱。站在街边等着青团出笼的,大多是些老大爷和奶奶级别的人。只有老人有这样的闲适,有时间也愿意花时间去等待。那冒着热气的团子一端上来,他们一个个打包好几盒,拎在手里,想必是十分满足的。

他们说着我听不懂的苏州话,吴侬软语响在石板之上,与老街格外地相配。

它们之间有外人不懂的默契,有那么一点迷人的小骄傲。懒懒的气息萦绕在街头巷尾,诉说着稀稀落落的陈年旧事。喧闹的老街响着来来往往的脚步声,有人停在铺子前,看着绿油油的小胖子,对店家说:“要四个青团,豆沙馅的。”

这是我第一次吃青团,拿在手上,仿佛春天就在我手里。

02

清明这天起了大早,跑到横街去买了几个青团。公交车颠来颠去,天空阴阴的,随时会下雨的样子。

其实也并不是非要吃到青团不可,只是今年的清明对我来说才算是真正的清明吧,就想出去逛逛,但是又不能没有目的的乱逛。

老街早早醒来了,迎接来往的车辆和行人。我直奔着青团而去,铺子前面有些拥挤。买完青团又到旁边买了盐水鹅,可谓战绩满满,我拎着它们往回走,准备回学校。

青团:让清明柔软了一点 青团:让清明柔软了一点

路上遇到一位买菜的老奶奶,她一头银白色的头发,左手拎了个小包,右手拖着买菜的小车,一路慢慢地走。我就跟在她后面慢慢地走。她走到一家买水果的店,和老板娘闲聊起来。

我想她一定是这条街的常客,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起来后拖着小车到菜市场来买菜,再慢悠悠地回到家中,洗手烧饭,等待孩子回家,那一定是她最幸福的时刻吧。

我继续往回走。

在站台等车的间隙我到旁边的河边走了走,公园的亭子里坐着一位老人和他的小孙子,小孙子不知道在玩什么,老人就默默地坐着。没过多久从桥上下来了另一位老人,身后跟着两个孙子辈。

他们在空地上玩球,小小的孩子不知愁,玩得那么开心。

青团:让清明柔软了一点
青团:让清明柔软了一点

老人和小孩,一个经历了世间百态,一个还不知道世界是什么样子。但只有他们相互陪伴,青年人都在赶地铁、挤公交、等绿灯行。

回到宿舍给外公打了个电话,他告诉我家里下了很大的雨,外婆的坟已经垒好了,好多人都回去了。鞭炮的声音透过手机传到耳边,我想起三月的末尾,外公在电话里说:“你外婆已经走了二十多天了。”

我看了看天色,告诉外公我这里也要下雨了,又说了些让他注意身体之类没有什么实质意义的话。

吃过青团后,我觉得安心了一点。

雨不久后便淅淅沥沥下了起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