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板书窥课-“1米有多长”(1)
2022-11-21 本文已影响0人
Telling谭
环节1-长度单位“米”出现的必要性、换算
T:“咱们去游乐园的时候,在售票处会看到一句说明,告诉你需不需要买票,谁记得是什么说明?”
S:“超过一米二就要买票了。”(有的孩子说的是一米三、一米四)
T:“老师小时候没有你们长得快,我见过超过一米就要买票的说明。”
Q:“那你知道1米有多长吗?用手比一比。”
第一次比一比1米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用了这样的方式来表示一米的长度,这里我没有判断他们是对还是错。
T:“其实,1米就是100个1厘米的长度。”
S发出了惊讶的声音,但也有几个孩子早就知道这个知识点。
T:“我们一起合作,把100个1厘米连在一起,感受一下1米到底有多长。”
学生活动:按顺序一个一个上来拿一个1厘米的彩带连接起来。
连接100个1厘米虽然这个环节比较耗费时间,但是能够让全班学生参与1~2次的操作,真实地感受从厘米到米的长度的变化。
T:“看,100个1厘米连接在一起,就是1米,比一比和你们刚才估计的1米是不是一样的?”
请了2个小朋友上来用自己的1庹和黑板上的100个1厘米比较,发现1庹要长一些,我也用我的1庹比一比,发现更长了。
T:“现在你们再用手比一比1米有多长?”
第二次比一比1米有多长明显发现,孩子们都把1庹变短了,来表示1米的长度。(这里孩子们对1米的长度初步有了不同的认知)
环节2-测量工具的认识
环节3-量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