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秋文学读书想法

去分湖(5)(君子蘭花语之992)

2022-06-11  本文已影响0人  分湖芝蘭

文/分湖芝蘭(贝儿由里)

2022年6月10日 周五 阵雨转多云21~27度

      续上篇日记。

      养老院进不了,我们就去老街兜兜转转,从袁家浜走到老街,我们向左转走西北街,袁家浜出口左转就是一座小平桥,过平桥进入跨街楼,现在分湖芦墟的跨街楼就剩下没有几处,先生告诉我,过了跨街楼就是大庆楼,我已经认不出大庆楼的门店,因为我比先生但在分湖的时间少,大庆楼这里的跨街楼的影子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大庆楼的下滩河岸边那棵香樟树形状特别的吸引人,市河两岸的香樟树是70年代种下的植物,如今它们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成了老街的一道风景线。从前市河里的洗菜洗衣声、还有那倒马桶的洗刷声已存封在我的记忆库,眼前只有那两岸的香樟树和三、四人群的原住民安静地守候在老街,它们陪伴着老街上的原住民,和耄耋之年的老人一起慢慢变老。

      我叫妹妹帮我和先生一起在大树下拍个照,先生说,滑稽煞了,在自家家乡的市河边拍照,有啥好拍。我说,这棵树的造型生得很好看,这树与市河构成了美丽的风景。在这里拍照作个留念。先生的想法也符合常理,一般情况下都是去外面旅游拍几张风景照带回来作纪念,这是我和先生在老街上拍的第一张照片,这大概就是游子思乡之情吧。

大庆楼下滩岸边 观音桥

      最往北走观音桥横跨在北袁家浜路对着的市河两岸,妹妹说,经过修缮后的观音桥石级排列整齐,但少了一棵桥上石缝中间生出来的那棵苍劲古朴的老树。是的,石桥得到了修缮保护,把古代的建筑保存下来,让后代了解古镇历史。

      观音桥直对北袁家浜,我指给妹妹看,告诉她这是北袁家浜,我们外公的蘭玉堂正门在东北街上,正门下滩是外太公建造的风翔春茶楼,茶楼东门是一个大河桥,河桥正对北栅洋(芦墟文人一冰先生“分湖旧隐”中有记录)。后门走出去是北袁家浜。我小时候在外婆家玩,经常和外婆开后门乘凉。

      妹妹听了我的回忆叙述,她说,我们去看看外太公的蘭玉堂旧址吧。

      我们走过观音桥,向朝北滩走去,西北街60号就是蘭玉堂旧址,靠大门这一面的房屋由小辈翻建。其他的墙面已斑驳陆离,但门前的蜀葵花开放得风生水起。房屋已进住九家主人,里面的蘭玉堂留有一支后代,其他后辈已乔迁新址。

      我和妹妹走进备弄,抬头寻找一冰先生文章图片中的屋檐梁边的大象图像,我向上望去看不清纹理,我把手机相机的镜头拉近,终于找到了大象。出来时在废墟堆里挑了几块屋顶上瓦下的面砖带回家,这是外太公当时建造蘭玉堂所用的砖,我们姐妹俩对老祖宗留下的物品作个纪念。

改造后的蘭玉堂正门 备弄 雕花梁 花园通向备弄之墙体 藏经楼

妹妹把砖从分湖带回家,思绪万千,提诗一首,下面是妹妹的手笔:

满砖数块见苔痕,岁月波澜百载存。

佛晓茗人登水阁,宵分急患拍医门。

犹听民国杏林事,且说芦川费氏喧。

久负盛名终别去,红尘陌上悼先恩。

近日重游芦墟北栅洋,兰玉堂靠西南两间旧屋完全坍塌,数年无人理睬,屋内老么事乱叠、灰尘厚积~小偷也勿眼开!

废墟上拾得几块薄青转,没有任何标识,有块质地细腻,或许能作磨刀(镰刀)砖。据说这是瓦下面的面砖 ,土话叫满砖,晚清民国时生产。这类砖很多,上面带字和图案的可收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