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是魔鬼
Boss和HR一起参与面试时,分享了他对候选人特质的理解和识别:公司不倾向聘用表达欲过强,热衷于滔滔不绝的人。因为急于滔滔不绝的人,观察力和分析力会相对弱,而观察力和思考分析的能力是学习力的重要因素,所以滔滔不绝的人相对于话不多,但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人,成长速度会更慢。
对于这个理念,我一开始并不认同,但经历了2018年到2019年的工作变革和转型后,我开始逐渐理解并接受。
2018年的成果不错,开拓了一些新项目,比如新员工培训课程体系的搭建、校招生招聘体系的搭建、蓝V计划的启动、移动营销学院项目的开启运作等。我和**的个性都偏外向,喜欢新鲜喜欢冒险,享受从0-1的开拓过程。从0-1的成功,需要更多的是勇气、决心、快速行动力,大家为了鼓励开拓的精神和新事物的萌芽,跑的快是王道,一般不苛责完美,不苛责细节。比如学院项目,课程体系并不算完善,线下培训的模式不太高效,老师都是周末加班上课的体验并不好,培训结业后的学生资源如何留存及运用并没有想清楚,但都不妨碍我们启动项目的决心和勇气,不管好不好,先做起来再说。所以,凭着开拓的勇气、智慧、快速和勤奋的行动,培训组收获了从0-1的成就和自信。
进入2019年后,因为暂时没有新项目开拓,2018年的项目看起来多是重复的执行,所以1月-2月我的状态都相对低迷,我甚至质疑我2019年在公司的价值发挥。直到我后来发生了几件事,让我意识到“细节才是制胜的魔鬼”,我才逐渐醒悟。
首先是“红V计划”(管培生的培养方案)的运作质量出现了下滑问题。
管培生入职后至毕业前,培训组要负责整个过程的管理跟进,关键环节有入职双选岗位分配、入职后状态跟进等。
入职双选是2018年3月就共识了的环节,价值已经得到了公司各部的认同,2018年下半年因为忙于拓展新项目精力分散,加上自己对细节和传承的漠视,导致中断了一段时间,直到刘力榕、吴思衡等管培生因为部门融入、岗位匹配度较低等问题陆续离职,我才恍然意识到入职双选缺失后的糟糕后果,所以才在2019年初重新运作。但是运作过几次后,就接到主管的苦恼反馈:双选的沟通会时间太长,比较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同时导师见面会甚至要到下午才能开展,新员工到下午15:00后才能正式进入部门,效率低体验差。2019年2月底,我重新接过双选会的组织后,发现流程本身没有问题,但是我们忽视细节的设计和体验感的反思(细节不做赘述)。后来经过细节的改良后,双选的时间减少了1/3,精准度得到了提升,大家的体验感也得到了改善。
入职后状态的跟进,“红V计划”创建之初,各部司令、管培生本人的双方互动都是同一个人跟进统筹且频率比较高,所以HR和业务司令都能及时对称的反馈管培生的状态信息。2018年下半年,管培生的跟进频率有打折,也忽视了和司令的了解反馈。HR对管培生的状态管理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控,出现了优秀管培生流失HR比较意外,问题管培生没有及时识别和淘汰的问题。
其次是新员工培训班,2018年在我们的来回倒腾设计下,培训班的课程内容选择、时长设计反复多次,最终在18年11月做了最终的确认。11月、12月、1月陆续开班,理所当然的认为已经运作成熟。到2月26日去旁听课程,却被培训现场盘丝洞一样的凌乱的线路、杂乱拥挤的桌椅惊住了。忍着情绪,手把手带着双双清理线路,搬抬桌椅,并拍下清理前后的对标图,作为日后开班的布置参考标准。3月13日再次去旁听培训,环境布置俨然进步很大,但细细聆听了课程内容之后,发现课程顺序逻辑混乱,对于学员多次反映的专业课程难度太大,培训效果不好的痛点,一直没有得到改善。这种困境的原因,其实是班主任虽然听课多次,并没有深入细节冷静观察,发现不了问题,解决问题自然无从谈起。
2019年,当我从繁忙的工作中抬起头来,给自己新增了一个观察者、体验者的角色时,经常被眼前的各种问题扎的刺疼。当公司、客户对我们的需求已经从过去的快速的开拓,升级为对过程精致的体验时,我们浑然不知,沉浸在抗拒做重复工作的郁郁寡欢中。还好,我及时醒悟了。
2018年去过日本,被日本一家经营500年的抹茶店震撼,小到一家店,大到住友集团(株式会社)400年长盛不衰的企业。在漫漫的时代长河中,除了大刀阔斧的大胆创新,更重要的应该是在传承中不断迭代跟新的精进升级。比如运作效率的提升,比如产品体验的改良。种种精进,首先则是带着追求完美主义的精神,不断审视细节,敏锐观察,冷静思考,理性的修正解决。
不仅是目前的工作,放眼整个中国社会,物质文明已经非常丰富。大家对生活的体验已经从以前从无到有的需求,升级为从有到好的阶段。轻松、品味、精致等细腻的体验感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不仅是工作的需要,更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019年,从1~2的工匠精神,都是获取成长,自我实现的关键因素。
再来理解,公司为什么不倾向招募面试时滔滔不绝者就更容易些了。热衷于滔滔不绝的人,表现欲相对较强,耐住性子,冷静观察和分析的时间相对要少。然而绝大多数的智慧和创新,来源于深度的思考。热爱思考的人,更易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