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专栏短篇小说小说荟萃

先生

2018-12-30  本文已影响24人  闻人歌Emily

历史中藏着的真相和你,终有一天会与后世之人不期而遇。


先生

文/闻人歌

我时常在想,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你在想什么,是不是在想一千八百多年后的今天又多了一个我。

                                                          ——黄生

三更天,墙上的古钟不紧不慢地敲完了十二下,琉璃灯罩下的光也开始变得昏暗了。黄生合上牛皮色的书卷,掩面重重地叹了口气。如果走进前看,书卷的封面上赫然写着“三国志”三个大字,如果再翻开书就会发现在印有“亮疾病,卒于军”那一页上,黄生折了个角。

诸葛……孔明……

黄生默念着这四个字,微微皱着眉头。记忆中有什么东西像是要从黄生的脑袋里炸开,他隐约听见一个声音,这般沧桑似从遥远的时空中传来,如洪钟:陛下,臣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臣本躬耕南阳……天亡我蜀汉也……句句撕心裂肺。黄生闭上双眼,紧紧捂着脑袋,想捕捉这微乎其微的真相。模糊之中,他看到一个男子的身影朝他走来,那个声音在说,我死后……你该怎么办……猛地一声他呕出一口鲜血,染红了纸上的“诸葛”二字。这种感觉,黄生熟悉又陌生。

孔明……呵……黄生苦笑着抹去了嘴角的鲜血。孔明,我时常在想,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你在想什么,是不是在想一千八百多年后的今天又多了一个我。

屋里黄褐色的灯光渐渐暗去了。黑暗中,传来了一阵叹息声,如哭诉如哀怨。

黄生不知道,一千八百多年前的蜀汉,他的灵魂曾在这里游荡。纵然未被记入青史,但他见证了一切的发生。而他的主,复姓诸葛,人称诸葛先生。

那时的黄生无名无姓,先生喜欢叫他小黄。未出山之前,先生跟小黄住在南阳隆中的卧龙岗上,不入乱世而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

春日,先生走访村落,小黄南下采茶;午夏,先生抱膝作诗,小黄在一旁摇扇;深秋,先生枕榻小憩,小黄扫屋除尘;冬晚,先生围炉温书,小黄生火煮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黄觉得这样的日子很好,平平静静,不温不火。小黄读乡间的野史小说,他看到住在深宫里的绝代女子常说,世间纵有千般万般求不得,平平淡淡地过一辈子未尝不是一种幸福。小黄跑去给先生看,先生只是笑笑。村里的人说,先生是神仙一样的人物,注定要做一番大事。小黄知道他家先生有才,但是名动天下的生活未必是他所想要的。直到有一天,小黄发现是自己想错了。看似甘愿平凡的先生原本内心早有鸿鹄。

那个自称是皇叔的人打破了他们的日子,从秋末到深冬再到初春,皇叔来了三次,请先生出山。第三次的时候,皇叔险些要跪在地上求先生。先生允了,先生点头答应的时候,小黄看到皇叔的嘴角露出一丝满意而古怪的笑容。小黄看不懂皇叔,他只知道他家先生的允诺很重,或许这一允诺便是一生;小黄怕皇叔受不起,怕天下人受不起。

先生要出门了。深夜,先生来小黄房间交待了好些话。小黄红着眼一言不发。他送先生出房门的时候,先生终是叹了一口气,习惯性地用手抚上了小黄的头道:“我走后,若你不愿待在这儿,便收拾东西走吧。”小黄听了心里“咯噔”一声,强忍着眼泪还是落了下来。

第二天清晨,先生早早地随皇叔出了门。先生没看到小黄,大概是还没起床,先生便在厨房里给小黄留了米粥,还有字条。

马车行到半山腰的时候,一个小小的身影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先生拉开车帘,看到是背着包袱的小黄。小黄怯怯地看着先生,紧紧地抿着双唇。

“小黄,你这又是何必?”先生叹息。

“是先生自己说的,若我不愿待在那儿,可收拾东西走。”小黄的眼里充满了倔强。

“乱世非儿戏,跟着我,你怕是要受苦的。”

“我不怕,只要是跟着先生的,小黄去哪儿都愿意。”小黄紧张地抓着包袱,害怕先生不肯答应。

良久,先生像是想了一千年,终是败下阵来。先生朝小黄伸出手,微笑道:“罢了,你上车吧。”

小黄又惊又喜,颤颤地握住先生的手上了马车。也许就是先生那一次的伸手,让小黄决心跟先生一辈子。在飘摇的乱世中,牵拌了一生。

进了军营,先生得到了皇叔的器重。像先生这样未先干下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便被任命为军师的人很少有,当然是免不了被人指指点点的。皇叔的那两个弟弟,张飞和关羽对先生向来不满。无论是白眼还是嘲讽,先生都一笑置之。直到先生下令命人放的那三把火后,让皇叔得到了些甜头,众人才对他有所改观。在小黄眼里,先生为了蜀汉,倾其所有。为了帮皇叔联吴抗曹,先生孤身去了东吴。小黄看到先生神采奕奕舌战群儒的样子,才发现也许他的先生本就是天下人的先生。

后来,草船借箭、借东风、取荆州、助皇叔娶妻……先生都做得很好。那时的先生在军中的地位早已超然。小黄替先生高兴,原来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可是接下来的故事就不好了。跟先生齐名的另一个神仙般的人物庞统出现了。

那时乱世流传这么一句话:得卧龙凤雏一人,便可坐拥天下。贤士凤雏也被收到了自己的帐下,皇叔高兴得发疯。皇叔大摆了一天一夜的酒宴,酒宴的宠儿,自然是庞统。取西川的时候,先生被就在荆州,皇叔带了庞统。小黄替先生不平,可先生仍是淡然地笑,反过来安慰小黄。

夜晚观天象的时候,先生看到东方有一颗硕大的巨星陨落。先生一惊,暗叫不好,连夜书信劝皇叔不可太过心急。可不出一个月,便传来了庞统死在落凤坡的消息。

死亡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的。继庞统之后,又是关羽,后来是张飞,皇叔的兄弟相继被杀。先生在灵堂里默默叹息,大概这就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吧!而这时的皇叔开始红了眼,发了疯。皇叔称帝了,从皇叔称帝的那一刹那起,先生便觉得皇叔变了。从前皇叔的眼里有的是宏图伟业,满心的要光复汉室,而现在是以振兴蜀汉为借口的四处报仇。仇恨是使皇叔变得愚蠢的根源。而皇叔做过最愚蠢的事情就是报复东吴,可惜皇叔所有的复仇大计被陆逊的一把火完全地烧了回来。

白帝城中,先生见到了皇叔的最后一面。

白帝城托孤,小黄也去了。朱红色的木门外,小黄用手戳破窗纸,悄悄偷听。房里传来一阵呜噎声,那是皇叔的;接着又传来“咚咚”声,小黄知道那是先生磕头的声音。里面到底怎么了,小黄不清楚,隐约听到,皇叔断断续续地说:“……孤子……刘禅……若丞相觉得可造之才……便辅之……若觉得吾子无用……杀之可自立为帝……”皇叔不信任先生,直到死皇叔也疑先生有二心。小黄突然觉得可悲,皇叔赐予了先生地位和权力,却独独没有信任。

小黄握紧拳头,里面又是一阵“咚咚”声。小黄甚至可以想象,先生磕得头破血流的样子。先生忠贤,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情。而皇叔要先生承诺,因为先生的承诺就是一生。

小黄想起,那年先生出山时,皇叔嘴角古怪而满意的笑容。就算是死,皇叔亦不能放过先生。小黄的拳头握得更紧了。

皇叔死后,先生更忙碌了。先生以前很少笑,现在更沉郁了。深夜的时候,先生掌着灯披折子,小黄进来在先生身后站了许久,先生才有所察觉。先生抬起头来,小黄看到先生那张被烛光照得苍白的脸露出淡色的笑容道:“你来了。”小黄心疼,看着先生日渐削瘦的身子,慢慢变白的头发和心力憔悴的背影,小黄心疼,但看在眼里却无能为力。

先生决心北伐了,北伐之前,先生写了一篇《出师表》。半夜起床的时候,小黄看先生靠在椅子上闭目,眼角湿湿的,流下两行清泪,打湿了木桌上的《出师表》。

先生说,臣本躬耕南阳……南阳,南阳,小黄看着红了眼框。多久没回南阳了,还记得南阳的日子吗?生于乱世的南阳,纵然得到了一丝清明,那也只是曾经的一个梦罢了。

毫无征兆的,出现了一个叫司马的人物。那是先生今生最大的对手,远方传来的急报让先生几天几夜睡不着觉。先生紧锁眉头,指着急报上的字叹息:“小黄,先帝将整个蜀汉托付给我,你说我该怎么办?”小黄喜欢安逸,放弃吧,小黄想这么说,不值得的,为了一个刘姓人的天下,你不值得的。可是这样的话小黄从未说出口。

先生想了一个法子,一个困住司马的法子。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一场大雨救了整个曹魏的命。斗了这么久,司马终是赢了。赢了,曹魏赢得侥幸,可先生终是输了……

先生站在高高的五丈原上,一场大雨湿了他灰色的袍子。先生的脸上无悲无喜,就这么静静地站了许久,小黄从未见过这样的先生,毫无光彩,神色木然,空有黑白两色。小黄的心里有了种不好的预感。

“噗——”先生突然吐出了一口鲜血,那一刹那小黄觉得天地间都变成了红色,鲜血好像染红了整个五丈原。

曾经有个史官说,所有打下来的江山都应该是红色的

今天我看到了。

……

乱世非儿戏,跟着我,你怕是要受苦的。

你没有让我受过苦。

……

小黄,先帝将整个蜀汉托付给我,你说我该怎么办?

不值得的,为了一个刘姓人的天下不值得的。

……

臣本躬耕南阳。

南阳啊,我们回不去了。

……

天要亡我蜀汉也……

“先生!”小黄扑过去,而先生终是倒在了地上。那一刻,他知道了,再厉害的人,再天面前也显得渺小无能。

……我输了……

先生,你没输,你没输给任何人。你只是输给了天。

先生病了,一病不起,所有的力量都好像被抽走了。就连七星灯也救不了先生。小黄跪在先生的床边,哭得两眼发肿。先生强撑着身子起来看小黄,小黄脸色苍白,先生用粗糙的手颤颤巍巍地抚上了小黄的脸:“……我安排好了一切……蜀汉我放心得下……我死后……你该……你该怎么办……”

一切就像冥冥之中注定,先生出师未捷身先死。再伟大的人在天地面前也犹如一张易焚的白纸。

先生终是死了,病死的,死在五丈原。

很久以后,后人陈寿在他的《三国志》上这样写道: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而关于小黄一字未写。后来的小黄去哪儿了?无人知晓。

曾经的乱世中,有个人无怨无悔地默默相随另一个人,不是亲人,不是朋友,不是爱人。他们是主仆却不似主仆。一个人把所有的信仰和依赖都交给另一个人,并且发誓,天南地北,不会离弃。

很早很早以前,白胡子的史官就这样问过:“该怎样写黄先生呢”

年轻的丞相放下笔,思索片刻道:“不用写小黄了。”

“为什么?”史官不解。

丞相微笑道:“他说过他喜欢平静的生活,我不想让后人打扰到小黄。”

……

惊涛拍岸的岁月长河中,隐藏了多少这样的人。

所以,不会有人知道这段历史了,而知道这段历史的人早已死在了一千八百多年前的蜀汉。

                        (转载请联系作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