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开家解忧杂货铺,你会来吗?

你的烦恼
要不要咨询
正好有家
解忧杂货铺

这是我第二遍读这本书,忘了读第一遍的具体时间,只依稀记得时隔许久。还记得当时和好友璐璐说买了这本书时,她还问我买的是不是原版。哈哈,我的日语才学半年,让我去读原版,太过于牵强了。我读的是李盈春译的版本。
读完此书,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让人赞叹。直到结束,你也许会轻叹句:噢,原来是这样!具体的情节我不剧透,只说说我的感受。突然有种想开家“解忧杂货铺”的冲动,这让我想起自己第一次交笔友。
追忆
你相信缘分吗? 2016末,在一个小说群里,大家像往常一样唠嗑。有个人提出,说出含有“信”意思的古诗词,那时,我的脑海中有那么一瞬想交一个笔友。不过,随着使用社交软件的人群受众面积越来越大,这种交笔友的想法只是在脑海停留了一下下。
看着越来越多的诗句蹦出来:
《结素鱼贻友人》 ——唐·李冶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春望》 ——唐·杜甫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具体的诗句早已记不清,只记得我就是在那样的聊天环境下,心潮澎湃的想:找个人问问,说不定愿意和我写信呢?就问一个,不愿意就算了。没想到的是,就是随随便便找的那个人,原来他也正想找一个人写信,于是乎,我们成为笔友了。可能看到这里,有人会觉得:射,还不是通过社交软件找的笔友。对于这点,我不可否。张爱玲写过的一段话: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想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刚上了,那也没有什么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我想,我和他就是于千万人中想遇见彼此的那个人。

纸短情深
后来,我和他开始了最浪漫也是最传统的交流方式——书信。往来的古风书信,不似情却道情。我也知道了,她是个女孩。她的信里是诗文歌赋的摘抄和心情的随笔,我的信里则是生活琐事的记录。一封封信,就这样跨越了几个省传达到彼此手里。因为信,你的生活多了丝等待,你不知它何时会出现在学校的信箱里,你也不知这次的信里诉说了什么。就如我喜欢的那首小诗:
从前的日子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缘分是一根神奇的红线,把地球上两个本不相识的陌生人牵连到一起,正如我所遇见的她。不知从何时起,生活中多了份期待与欢快,少了份孤独与多愁。我可以倾听她的故事,也可以给她我的意见,正如解忧杂货店里的他们一般。谢谢时间的交错让我们以信会友。

我想如今快节奏的生活,让一些人有一种“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的惆怅。我想若有天有个人看到了这篇文章,也带着烦恼来找我,我愿意为她或他开家解忧杂货铺,不贩卖逻辑推理(我智商不够),只唠唠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