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迁成长与规划

《跃迁》拆书系列2,如何打破阶层固化,聊聊《人生七年》与《跃迁》

2018-08-21  本文已影响403人  旅情香膏
《跃迁》拆书系列2,如何打破阶层固化,聊聊《人生七年》与《跃迁》

一个人出生的阶层,为什么能决定他/她成年后的年薪究竟是5万,还是500万。这样的阶层固化,你又应该怎么打破?

《人生七年》:一部关于阶层固化的真人秀

在1964年,一位叫迈克尔·艾普特的青年突发奇想,开始了一个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最伟大的追踪研究。

他想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你出身的阶层,能不能决定你的未来?

艾普特采访了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孩子。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记录他们的状况,倾听他们的故事。他的采访记录,形成了一部时长跨越了半个世纪的纪录片,叫做《人生七年》。

这部片子现在已经忠实地记录了这些孩子从儿童到少年、青年,再到中年的历程。你可以看到,这十四个孩子在7岁、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56岁的状态。

这些孩子,有的来自于伦敦肯辛顿富人区,属于富裕阶层;有的来自于中产阶层;还有的是来自贫民窟甚至福利院的贫穷阶层。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阶层,言谈举止大相径庭,但是在7岁时,他们都同样无忧无虑,惹人喜欢。

有的孩子梦想上牛津剑桥,有的想周游世界,有的想去非洲帮助难民,还有的想当宇航员。未来对他们而言,似乎是一切皆有可能。

然而,事实是残酷的。这些孩子长大以后,来自富裕阶层的孩子从牛津、剑桥的法律系毕业,成为著名律师,年薪500万元以上,家庭也幸福美满;来自中产阶层的孩子成为了教师、公务员等,维持了中产阶层的生活;而来自贫穷阶层的孩子没有上大学,成了搬运工和砌砖工,年薪也就在5万元左右。

《人生七年》传达了一个非常冷酷无情的信息,那就是阶层固化——"穷人越穷,富人越富"。

知乎上面有个非常火的话题:为什么今天寒门再难出贵子?

原因很简单,是因为头部效应,当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积累了优势,比如金钱、名誉、地位,那么他们就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那下面我们来看看《跃迁》的作者-古典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1】

为什么寒门再难出贵子?因为教育资源的进一步流通,形成了头部效应。

北大教授刘云杉统计了1978——2005年的北大学生家庭出身,发现来自贫困家庭的学子从1978年的三成下降至2005年的一成。

吴伯凡老师也说过,他就是来自一个小镇,他镇上出了三个高考状元,一个在人大,一个在清华,都过得很不错。

但是近年来很难听到小镇的哪个孩子考上清华、北大了。

相信我们身边都有不少这样的例子,现在的状元基本都是家境非常好的。

【2】

优秀的教育资源,无非是老师、孩子和家长。

最重要的是教师资源。在20世纪80年代前,教师资源的分配相对平均,加上当时很多极其优秀的知识分子散落民间,常常有大知识分子做基层教师的情况。当时学生基本在当地就学。而家长收入也平均,并没有闲钱投给孩子。

今天就不同了。一个老师优秀,会收到来自北京、上海的好学校的力邀;一个学生崭露头角,会有很多名校上门争取。好老师带好学生出好成绩,好成绩吸引了更好的老师和学生——形成幂律效应。

更优秀的第一代家长也带着赚来的财富进入战场,给孩子大量的补课、游学、练习机会。我在老家怀化的同学把孩子带去长沙一中上学,而北京的很多孩子则不参加高考,直接去海外读高中。

【3】

一篇名为“北京的无奈:海淀拼娃是怎么拼的”的文章在家长的朋友圈被疯狂转发,作者透露了他孩子在辅导班的课程:

语文由北大的老师上课,读的是《大学》和《春秋》,但很多内容讲的其实是历史,而且是把中国历史发生的事情与外国历史横向对比,带有文化和哲学的启蒙。

英语是新东方的名师上课,孩子从自然拼读开始,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讲英语故事。

数学是国内“985”名校的毕业生授课,小学低年级的奥数就足以让文科生缴枪,但孩子学会了就能体会到乐趣。

因为优秀的老师、家长、孩子资源都如此高度集中,所以一般孩子进入名校的机会就大大减少。

起跑线差距越来越大,你辛辛苦苦跑了好久,也许都追不上别人的原点。

附上北大心理学教授的建议:用教育打破阶层固化

你一定很好奇,那阶层固化难道就打破不了吗?如果我出生的家庭不那么富裕,难道我这一辈子就注定贫穷和落后吗?

这里,我们引用《人生七年》当中,一个成为著名律师的富家子弟说的话,他说,"你没法给孩子任何实质的东西,但良好的教育会让他们终身受用"

这句话我非常认同。不过我要澄清的是,良好的教育让孩子终身受用的原因,可不仅仅是知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良好的教育让孩子和一群优秀的同龄人待在一起,他们能形成一个未来社会精英的社交网络

考上北大清华,并不是意味着你在这些名校,能学习到其他大学学不到的知识,而是意味着你加入了一个未来精英的俱乐部。

难怪现在的00后普遍存在着拼爹、拼妈、拼名校的压力,其实背后拼的就是人脉社交圈。现在大城市的人普遍认为,未来家庭最大的投资就是孩子的教育投资。

想想《流星花园》,杉菜妈妈为什么砸锅卖铁到处找关系也要把杉菜送到贵族学校,不就是希望在贵族圈能寻到更多改变命运的机会嘛?

同样地,北上广的生活远比家乡二、三线城市的生活更为艰难。但是,留在北上广,你就有更大的机会和优秀的人一起工作,一起成长。

这就是我们不断上进的根本原因,因为我们每向前一步,我们就能加入到有更多、更优秀人的阶层。如此往复,我们才能打破阶层固化,从底层迈向顶层。

通过《人生七年》这部了不起的纪录片,让我们看到了阶层如何塑造我们的人生。阶层是真实存在的,阶层背后的资源不平等也是毋庸置疑的。

法国大革命时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里宣称,"人生而平等"。但这里的平等,也仅仅是指在法律面前的平等,而非指人在资源上的平等。

不过,这并不表明我们没有机会。出身的阶层只是决定了我们的起点,而非我们的终点。

阶层所固化的,是获取财富的品质以及成长的环境。这些固化的东西,其实恰恰提供了抗衡阶层的突破点。

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品行、关注他们的成长,并且争取良好的教育机会,以此来打破寒门难出贵子的魔咒。

再回到《跃迁》,我们接着聊现实的话题:我们这些拼爹无望、资源不足的普通人该如何崛起?

【4】

除了寒门再难出贵子,其他类似问题也有不少,比如下面的例子。

马云也许的确比你勤奋,但是不至于勤奋上百万倍吧。为什么明明智商和努力程度差距不大,却会形成差距巨大的财富积累?

你和明星的颜值差距并没有几万倍,但是为什么名气会差距巨大?

三线城市的房屋质量,比起北京CBD(中央商务区)的房屋质量相差并不算大,但是为什么房价会差好几倍?

中国今天正处于一个阶层分化的时代,到底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阶层分化?或者我们有没有穿层的可能?

为什么互联网正在重塑世界?互联带来的不仅仅是上网更快,可以坐在家里办公,互联的关键是让每一个系统产生交换,从正态分布逐渐转向幂律分布。在这个过程中,头部效应越来越严重。

如果不能识别一个系统的头部,仅凭个人努力,会越来越追不上这个时代,穷人会越来越穷。

这真是可怕的真相。

【5】

命运就是不公平的,资源正在高度集中。

怨天尤人,没有任何意义,如何打好手中的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下面是古典给出的一些建议:

• 停止抱怨。世界就是不公平的,接受它。阶层分化是开放社会的必然趋势;

持续学习、扩大视野、提高效能;

向正确方向移动,通过移动到系统的头部,获得系统巨大推动力。

虽然阶层正在分化,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战略思考,改变自己的命运。

每一个领域最优秀的人,优秀程度都差不多。

一个奔波于城乡的优秀推销员的智商和能力,并不比一个投行的顶级高手差。但是他们的薪水可能会相差几十倍上百倍。

既然确知一份努力在不同的位置会有完全不同的收益,既然理解世界的不均衡,为什么不主动移动到高概率的地方去呢?

所谓穷则思变,如果我们不能提升思维认知,认清底部规律,跟上时代趋势,善于借力使用管理资源,是很难抗衡阶层固化的,更别说向上穿越阶层啦?

所以说战略思考,战略选择非常重要。

现今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对有些人是乌卡“茫、盲、忙”的时代,而对另一些有远见的人,则是乱世出英雄的时代,是不断向上跃迁阶层的时代,逆袭登上金字塔上层,普通人也有机会做到!

李笑来老师说过,七年就是一辈子。你的下一个人生七年,准备怎样度过?你孩子的下一个人生七年,又是怎样的呢?你准备好跃迁了吗?

我特别喜欢《跃迁》这本书,认为它是2017年最具成长性思维的书,推荐给每一个渴望成长的小伙伴阅读,愿你喜欢!

我是旅情香膏王丽霞,我相信:2019年是跃迁的一年,我们一起加油吧!

《跃迁》拆书系列2,如何打破阶层固化,聊聊《人生七年》与《跃迁》

附录

整个《跃迁》拆书系列的全链接:

1,《跃迁》拆书系列1,2017年最好的一本成长类书籍《跃迁》拆解纲要版

https://www.jianshu.com/p/4b3bffabc215

2,《跃迁》拆书系列2,如何打破阶层固化,聊聊《人生七年》与《跃迁》

https://www.jianshu.com/p/fd7b0c550ea2

3,《跃迁》拆书系列3:高手认知与如何借势腾飞?

https://www.jianshu.com/p/0bf4a7537e10

4,《跃迁》 拆书系列4:自我跃迁的3种形态与4个细节

https://www.jianshu.com/p/e26692f4175e

5,《跃迁》拆书系列5,内在修炼,跃迁者的心法  https://www.jianshu.com/p/7ba4791527d3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