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毛《倾城》有感
书是在图书馆预约的,一直在等,痴痴的盼着看独属于那个如风一般的奇女子的倾世倾城,不知与煮茶泼墨的张爱玲的倾世之恋冷暖几许。直到确认收到通知才壮着胆子去开那柜门,深怕扑空还挨骂。一圈一圈的找,恨不得把书脊上的字抠下来般的目光只差在那墨香上烧出洞来。书,终是在手上了。这也许是我见过的最具年代感的书吧,泛黄的书页,卷翘的边缘,破败的封面,让那两个字显得有些好笑,倾城,确实倾城。小心的翻到最后,1987年的出版日期让我心惊,唯恐等不到归还便已化为尘土,吐息间融入风中了。
书面上印的是一位女士,微卷的长发披肩,左手轻托在腮边,斜睨的眼,微笑的嘴,犹如老上海月历牌上的女子,极尽优雅又透着妩媚,却让我联想不到三毛,那个自由善良又执拗的女子,有着故事的女子。初认识三毛是她的《撒哈拉的故事》,一下子便爱上了,那样的敏感,那样的肆意,又那样的张扬。她完成了那时的我只敢在深夜的梦中偷偷想往的事,彷佛是一种寄托,只盼她能一直鲜活下去。后来的三毛,慢慢的开始沉重,那种对自己的逼迫让人心疼,却又暗暗使劲儿努力,好像只要那样我的三毛也会慢慢复苏。终是过去了的,在经历了丈夫突然离世,病痛缠身,生无所恋之后,她坚强的立在那儿,就如她自己说的那样: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三毛的文字总是那么的理所当然,没有轻纱蒙面,更不知遮羞布为何物,只管将自己想的就那么一字一句的写了下来,也不管读到的人或哭或笑所谓哪般。这本《倾城》大部分是小时候的故事,却在早已成年的现在才读到,还是如预期的陷入了对这个十分奇怪的小孩的狂爱中无法自拔。那一件件我们都经历过的小事在三毛笔下却如同人民日报头条般重大,慢慢品读,细细回味,才知原来我们都是有过童年的。印象最深的一篇是《蝴蝶的颜色》。三毛在里面讲述了她国小四年级以后的学校生活,因为升学的压力,每天六点半到学校晨读,晚上十一点到家还有大堆的算术题要做,不知如何上的床,只觉得刚睡下便是母亲的催醒声,常常在早餐时大哭,直觉不想再上学,却每每在母亲的安慰劝导下出门。那时,学校的老师是可以体罚的,作业错了便自己撸起袖管挨打,那时是确确实实不想再念了的。那时老师常常穿一种在小腿背后有一条线的那种丝袜,还有每天都会涂的口红,于是,所谓成长的外在实像在孩子眼中,无非丝袜,口红,高跟鞋,窄裙和卷发了。而三毛,这个孩子,因为自己的老师那时二十六岁,便坚定的认为只要忍得下去,活到二十岁就很幸福了。很难想象一个国小五年级的孩子会有这样的想法,有一次,这个孩子实在忍不住在作文里这样写了:“想到二十岁是那么的遥远,我猜我是活不到穿丝袜的年纪就要死了,那么漫长的等待,是一个没有尽头的隧道,四周没有东西可以触摸而只是灰色雾气形成的隧道,而我一直踩空,没有地方可以着力,我走不到那个二十岁······”我不知道那位语文老师看到这样的文字是什么心情,是诧异,吃惊,愤怒还是心痛。可是那位老师只是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批评了她,说她没有志向,大家不要学她。我只想问,是什么让那个本该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孩子有了这样扭曲悲哀的“志向”?虽然三毛只是单纯的想回忆一下她的童年,不带褒贬的陈述,却还是激起了我的一腔怒火,只因我们曾被那样对待或者正那样对待着孩子。
看完前半段的童年我没有读到“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却在最后爆发,荡气回肠。那是一个名为《倾城》的故事:一个在西柏林苦读的学生,因为度假之必须,要到东柏林去申请许可,半路上,绝处逢生的遇到了一位东柏林的军官,承他之助,方始有成。而这位军官,几乎是一见到她便倾倒,但情的流露却十分含蓄温柔。“一个春花般的女孩,被一双深井似大眼睛沉入漩涡之后,在寒风凛冽中耗到最后一班车,到非走不可时”却出现了这样一段文字:“‘最后一班了,你上!’他说。我张口说,要说什么并不知道,我被他推了一把,我哽咽着还想说,他又推我。这才狂叫了起来——‘你跟我走——’‘不可能,我有父母,快上!’‘我留一天留一天!请你请你,我要留一天。’我伸手拉住他的袖子,呀!死好了,反正什么也没有,西柏林对我又有什么意义。”在文章一开始,作者就写到了“那时的我,是一个美丽的女人,我知道,我笑,便如春花,必能感动人——任他是谁。”这样的文字,真会产生“倾城”的威力。而最后站台上的孤注一掷,疯了一般的抛弃所有,为那一点点的爱意与温暖,倾城又何妨。而那个倾城的女子便是三毛。
很喜欢三毛的一句话“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这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意境,那个女子在山间小屋,没有电话,没有电视,没有录音机,不收信不写信,每天与自然酣然对坐,只觉欣喜,这样的人教人如何不爱?倾城也罢,撒哈拉,稻草人,骆驼也罢,只愿那个我爱的女子,来世如常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