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潮水

深圳印象

2019-10-06  本文已影响0人  时光里的赶路人

列车一路向北,缓缓离开了深圳。三天四夜的亲密接触,终于揭开了深圳的神秘面纱。

二十年的那个夏天,中途辍学去深圳某服装厂打工的同学回来了,她说她的皮肤对深圳的太阳过敏,尤其是每天近四十度的大太阳暴晒的时候,身上就会长出许多小红点,还有那边的蚊子特别毒,咬上一个包好几天都好不了,实在是没法好好工作,还是回来好,西安的瓜子厂或纸箱厂除了工资低了点,其他任何一点都比深圳好多了。这便是我第一次对深圳生活所产生的画面感:一个只适合赚钱不适合生活的城市。

大三第一学期,终于拥有了人生的第一部手机:摩托罗拉E398。虽然这部手机是用大半年的兼职代课换来的,但它的存在让我的视野有了新的高度。除了打电话发短信这些基本功能,阅读电子书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有一段时间超级喜欢慕容雪村,他的小说《天堂向左,深圳往右》(后改编成电视剧《相爱十年》)至今记忆犹新。通过他的文字,深南大道某个隧道旁的劳斯莱斯车祸现场将我的思绪带到了深圳,从此我脑海又有了一个不一样的深圳:一个站在大街上摆地摊都可以暴富的年代,只要你敢想敢拼,而且能够抓住机遇,那么深圳就会让成功成为必然的可能。一面深渊,一面巅峰,就看你怎么把握。

之后的日子里,深圳这个城市时不时地被周围人提及。村子里在深圳开鞋厂的人把分厂开到了老家;邻居卖掉了嘉定的房子还不够深圳市区的首付;同学深圳工作近十年最终选择回老家买房定居;纪同学口中的帆船酒店和何香凝美术馆......甚至连深南大道旁长满胡须的大榕树都充满了神秘感。内心深处深圳并不遥远,而我只是差了一个奔向它的理由。

终于,国庆假期,我以探亲的名义携儿带女踏上了这方南国热土。

年轻,是深圳给我的第一印象。它的历史很短,短到难以走进教科书,因此在多元化的城市里依然渗透着骨子里的年轻。地铁上清一色以年轻人为主,像我这样拖儿带女的人竟然好几次被年轻的小姐姐拉着让座。人才公园乌泱泱的人群也是以成双成对的年轻人为主,甚至在灯光秀的某一个瞬间,内心发出一阵由衷的赞叹:年轻真好!

包容,心有多大深圳就会让走有多远。褪去钢筋森林的外衣,世界之窗、锦绣中华、青青世界、红树林等各种主题园从各种角度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人。在这里有全国各地天南海北的人,不管你来自哪里,都很容易的就在人群中找到自己熟悉的口音,无需走出多远,就可以发现属于家乡的美食。万象城的粤菜,酒店旁的重庆火锅,纪同学种爱的陕西面馆和新疆饭店,所有的这些,都是在提升人们的归属感,而乡音与美食,就是让人有归属感最好的体现。

拼劲,让我有机会来到深圳。工作这么多年,不管是对于我还是纪同学,国庆加班好像还是头一次。新地标春笋大厦的华丽外衣下,聚集着一个个以工作为乐趣的灵魂,外面的喧嚣似乎与他们无关,而工作中的成就感才能大大提升自身的幸福感。湿热的气候,偏甜的饭菜,高密度的楼房等那些原以为无法忍受的因素在家庭合睦和工作有激情这两大前提下都不是问题。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不就是跟可爱的人一起去探索有趣的世界吗?有些地方去一次就够了,还有一些地方值得去很多次,比如对于我们来说的深圳,因为那里有可爱的人,也有很多叫“xx公园”却没有公园的地方,这些都会成为下一次再去的理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