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的呢喃
清晨从混沌的睡意中被急促的雨点声吵醒,混沌到清醒的第一个念头从脑海中飘过:下雨了!阳台的窗昨晚好像没关?!于是下意识的赤着脚赶忙下床,飞快的来到阳台,推开纱窗,直见蛋青色的清晨被倾盆而下的雨珠漫天笼罩着,砸落到地面奏起啪嗒啪嗒的暴雨交响曲。
上海这段时间的天气最高气温蹿到了30度以上,上海的热不像北方,不像沙漠,30度以上就会热的热烈而干燥,如火如荼。上海的高温中总是裹挟着一股水气,如果是走在室外或者居家在没有开空调的屋中,你会从皮肤上传来的黏哒哒的感觉确认它的存在。每一场热烈的暴雨之后,即使云开日出,骄阳似火,这股水气依然悄悄的隐藏在光天化日之下,皮肤之上,这就是上海特色的黄梅天。
断章取义的理解了周国平人生哲思录里一句话大概意思:我们的生活要读、听、写,多读书,多去广泛的听,还要写下来。作为一名普通的老百姓,当下只是一名家庭主妇,我也没有那么高的境界,也没有做到博览群书,只是芸芸众生里的沧海一粟,可是常常有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的想法。就像今天清晨的一场暴雨冲散了大脑皮层里的某种堤坝,日子海海下蔓生的藤蔓在思绪里弯弯绕绕的漫生,此刻要用写的方式把它梳理成行。
每日听早新闻有一个栏目“历史上的今天”,播报哪个哪个名人诞生或死亡,又或取得了值得世人瞻仰的功绩等,而这些都提醒了后人,他们曾经轰轰烈烈的在这世间来过,活过。可是我们普通人用什么方式证明我们来过呢?每天的日子流水一样海海,不知道我们的终点在哪一天就截止了?生活中那么那么多的烟火气,随着岁月的增长,永远的沉睡在海底了,我们用力能够记忆的也只是点点而已,比如生日、某个纪念日,或者某个瞬间画面,某件事情的片段……我们大脑的芯片储存不了每一个生活的轨迹,好像也没有升级功能,所以用文字写下来,好在当下有微博,朋友圈、各种自媒体载体,在互联网某个角落或者手机的笔记功能留下我们来过这个世界的痕迹,片言只语,呢呢喃喃……
上周六,G先生陪着我去上海六院做核磁共振,检查腰部和膝盖疼痛问题。核磁共振是什么呢?在我眼里,它是一个庞大的机器,检查的时候,人躺在一个仅供身体宽度的轨道,然后被推进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机器发出不同频率的聒噪声,反复单调的持续半小时以上,身体需要保持一动不动。
我身边熟悉的人对此检查项目有何反应呢?比如我有个姐姐有幽闭恐惧症,被推进去后心慌,恶心甚至半途而废。G先生曾经有一次体检,他在最后两分钟忍不住动了一下身体,导致检查作废,需重新来过。
那我每次都是如何应对这样的检查的呢?以往都是我一人独自去医院检查,这次G先生全程陪同。检查完毕后,走在医技楼去门诊大楼的路上,我得意洋洋的抛给G先生这个问题:“你知道我是怎么做到的吗?”走在前面的G先生回头看向我,我没等到他开口说话,就开始分享经验:“我一躺到那个轨道上就开始赶紧闭上眼睛,然后开始冥想,在冥想中我是一名宇宙女战士,比如身体随着轨道被推进检查机器舱里去的时候,我就冥想,此刻我驾驶的宇宙飞船升入太空,当机器的甜噪声在我耳边响起,我就冥想是在浩瀚无垠的宇宙太空中,我驾驶的宇宙飞船接受到了不同星球的信号,噪音声激烈的时候,想像这是某某星球的求救信号,而我此刻就是坚强的宇宙女战士马上要去冲锋陷阵了!”G先生问:“那你有没有把我想像一名勇士去营救你?”我接口回应道:“在我的剧情里,我是唯一主角,还真是一点儿都没想到你会出现。”于是G先生假装很失落……
提到G先生,想起疫情期间我们之间的一个对话。疫情封控居家不得出门,我有时候会心血来潮的担心一下,一日日下去变成肥婆。那一日,我站在水池边洗碗,转头对坐在餐桌边看书的G先生说:“我打算明天开始辟谷减肥。”G先生听了哈哈大笑:“什么屁股减肥?屁股要减什么肥?”我再一次用普通话纠正说:“不是屁股减肥!是辟谷减肥!”结果越咬文嚼字越像屁股减肥,自己也不得不笑成一团了……
关于减肥,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为了减肥而保持身材的热衷早就像对待过时的衣服一样淡而无趣了。当下对减肥的认知确是和健康绑定一起,需要自律和严谨的态度对待。比如体重过重,会增加腰和膝盖的负担,而腰和膝盖又是我身体的弱项,不能随便锻炼,比如封控期间跟着抖音跳操运动,某某大明星很火,可我进去看了一下,动作激烈火爆,果断退出直播间,取消关注。试着在抖音关注了几个运动博主,选择的标准和主播的外貌无关、年龄无关、人气无关,只关心是否专业,觅来觅去,喜欢上北京体育大学一对博士夫妇,直播间专业而欢乐,即便如此,跳操运动依然是一件小心翼翼的事情。
今日呢喃到此,该去喝一杯上午茶了,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