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义
由于在学校工作的缘故,自疫情以来,出门旅游的机会屈指可数。算算离上次岀游已经快一年了,于是今年暑假一放假,我就迫不及待地带着儿子开启了旅程,第一站北京。
北京这个城市我熟悉又陌生,已经数不清去过多少次了。最早的记忆是小时候和爸妈在天安门前的那张合影,大概是五六岁的年纪。第二次去是上大学时,和妈妈一起去北京的三舅家,那次去了故宫、八达岭长城、十三陵、还吃了美味的北京烤鸭和涮羊肉。第三次应该是从2003年秋到2004年夏,那年是我读研的第一年在北京上基础课。再后来去北京就是出差了,陆续去了好几次,呆得最长的一次是2009年,那时在三里屯太古里项目呆了一个月,充满了波折和艰辛的一个项目,暂且略去不表。
这次来北京主要是满足娃的心愿,天安门、故宫、长城,这些书本上多次出现的名词,何其神圣,何其迷人,在他心里渐渐埋下了种子,心向往之。像以往每次旅游一样,我们母子俩自由行,这样就可以自由自在地慢游了,不用走马观花地赶时间。因此,我们基本上一天只去一个地方,像故宫和国博真的是一天走断腿都逛不完,太多珍品了。在天坛,随着越来越走近祈年殿,所带来的视觉震撼也越来越强烈,娃惊叹于故建筑的壮观雄伟;在故宫,娃认真地数了每个大殿上的屋脊神兽,知道了数量不同代表着等级不同;在国博,看到了艺术课上自己临摹过的“人形青铜灯”和“雁鱼青铜釭灯”惊喜不已,惊叹于二千多年前战国时古人的智慧。当我们累得走不动但又想多看一些时,不约而同地感慨起我们国家七千年的文明史是何等的悠久绵长,文化底蕴是何等的博大精深,他明白这一切不在是书本上干瘪的字眼,而是真实鲜活的存在。
除了游览名胜古迹,我们这次还走亲访友,探望了德高望重的舅姥爷和舅姥姥,有幸见证了他们获得的“在党50周年纪念章”,长辈的夸奖和谆谆教诲小伙子听得甚为认真。我们这次不但见了三里屯项目的老同事,还见了我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一家,从到北京的第一天就感受到来自她360度全方位的关心、牵挂和投喂。小伙子感叹在北京每天都有亲戚或朋友请我们吃饭,回家后还念念不忘Calm叔叔的幽默,舅姥爷的亲切,余阿姨的周到……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滋养。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行又何尝不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