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创业、经营实战简书创业400每天写1000字

网络经营原理——个人化经营(上)

2017-04-18  本文已影响2人  7b832d6036b7

个人全球化经营参与基于这样的事实和逻辑。

个性化

根据相关研究报告,到2010年,数字宇宙(全球消费者和企业创建的数据综合)达到1.2ZB,预计2020年达到35ZB,近十年就将增加30倍。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是这一进程的直接推手。

一个网状结构的互联网,是没有中心节点的,它不是一个层级结构。每一个人、每一个终端都是中心节点,每一个交汇点都是平等的,每一个交汇点到达另一个交汇点,有着一张网所有的连接,提供无限的途径。所以互联网的技术结构决定了它内在的精神是去中心化,是分布式,是平等,是互动。每一个人处在了平等的位置上,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的趋势和力量,降低了信息不对称,重新解构了过去的组织结构、社会结构与关系结构。

从来没有任何一种力量像现在的智能移动终端那样如此强有力地改变了我们的行为和需求满足方式,就是它把个人化这个人类一直以来弱小的要求推向了大规模成熟和不可忽视。

现在的人除了睡觉,几乎16个小时跟移动端在一块,有了移动终端,我们可以一边忙碌,一边接收信息,发送信息,扫描条码,发表评论,更重要的是,现在的移动智能终端能够确定自己的位置和对方的位置;在线视频、互联网新闻切割掉我们在地铁上的时间,微博和微信切割了工作后的空余时间,就餐成了不能错过的利用机会,这场景随处可见,我们的空闲时间就这样被互联网大量剥夺;完整的阅读、系统的传播等方式,已经被移动互联网碎片化,源自需求、互联网流量以及消费者的时间被移动互联网分解得支离破碎……

工作的在线化,传统的层级信息传递转化为网络状;社会化营销成为重要的营销方式;社群营销悄然兴起;技术开发的在线化,众筹、众包等新兴技术开发方式取代了实验室开发方式;创客实验、社群共同研发等方式也得到蓬勃发展;去中介化的趋势和力量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模式……

这就是所谓的个性化需求满足的体现,我不太同意这仅仅是来源于个性化需求觉醒的观点,说人们更多是被竞争和技术推动而获得这种崭新的力量更符合实际。

但是,这确实让普通人获得了主动权和广泛的参与权以及强大的创造力。长期以来,生产物质产品(包括信息产品)或者复杂事物需要官僚机构或组织,互联网让我们具备了和取得了上传的能力和授权,这让我们可以独自或者合作生产出真正复杂的东西,并且不需要很多钱甚至不需要钱。

可以上传的不仅仅有文字、图片、视频、歌曲、诗词、漫画、动图、新闻和评论,还有应用程序以及直播演讲——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开展各种在线宣传和教育形式——只要不违反公序良俗都被政策允许,而且,大量的新闻和社交平台免费提供ID地址,并且免费为你实时维护,都采取各种策略积极拉拢鼓励你贡献内容,用来增强平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通过他们还有我们自己,你的声音、观点、立场、形象或者产品可以被迅速传向全球。

但是,个性化、在线化、碎片化、社群化、去中心化、去中介化愈演愈烈、深入骨髓的今天也应该促使我们思考点什么,以便于更好的使用网络进行经营而不是纯粹的被经营,因为那样会很被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