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故事|双重的两难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四大名著里,《西游记》妙在九九八十一难的取经路,《三国演义》妙在争霸天下的人物传奇,《水浒传》妙在草莽英雄塑造的江湖故事,《红楼梦》妙在盛世图谱里家族式的人情世故。
假设有一条路能无限延伸,但没有终点,你会不会一直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没有终点,前面就隐藏着无限的可能性。
故事也需要无限的可能性,创作小说如探险,无限的可能就意味着无限的精彩。
小说如何可能?并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它一直在路上。
要钱还是要命?要命还是要爱情?要爱情还是要兄弟情义?要兄弟情义还是要精忠报国?一个个选项里,都藏着无数可能的故事。
文似看山不喜平,满篇张王李赵的吃喝拉撒睡,读者不会买账。
想要故事出彩,就得“兴风作浪”和没事找事,给人物找点麻烦,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
让人物面临双重的困难,甚至逼上绝境,然后再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台湾乡土作家黄春明,有一部作品《儿子的大玩偶》,相当出色的运用了双重的两难。
故事梗概如下:20世纪60年代,小人物坤树的老婆怀孕了,为了养活孩子,他只好干起了一份“没出息的鸟活”一扮成小丑,每天在村子里绕来绕去,帮电影院做新片宣传。卑贱的小丑工作,虽然养活了一家人,却让坤树受尽了身心的折磨……
伯父嫌丢脸,妓女也瞧不起他。坤树的内心一直在不断挣扎着,要不是看到老婆阿珠的眼泪,他早就没有勇气出门了。
这样的煎熬,到故事的末尾有了转机。突然有一天,坤树的老板叫坤树脱下小丑装,改拿喇叭,脚蹬三轮车做宣传,因为他觉得小丑的宣传效果有限。坤树听了,兴奋极了,因为他终于可以摆脱小丑这个卑贱的工作,他的人生看似就要往好的方向去了。
这一天,蹬完三轮车的坤树回家了,他高兴地上前逗弄孩子,然而孩子却不知为何嚎嚎大哭起来,在老婆的解释下,坤树才明白一直以来,他都是以小丑的面貌出现在小孩面前,所以小孩一直以为真有小丑这个人,反倒不认识坤树这个爸爸了。这时,坤树的心沉了下来,迷茫的他突然没来由地又化起了小丑妆……
这是一个变形的两难,坤树得到了有尊严的工作,却意外失去了自己的小孩(小孩不认识爸爸),于是他只得再化起小丑妆。
正是卑贱的小丑身份为坤树带来了生命的喜悦,然而当坤树成功摆脱小丑的身份时,孩子也跟着失去了(象征)。它似乎隐约告诉读者,小人物最大的悲哀,在于他一辈子永远脱离不了小丑这个身份。
两难:得到尊严,就饿了肚子。饱了肚子,尊严就被踩在脚底下,尊严与温饱永远不可能同时满足。看似两个选项里,小人物从来没有选择权,他永远只能掩着面,无奈地选择令自己最难堪的那一个。
小说人物会一直沉浸在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中,问题的答案也许就是小说如何可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