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庄
到“魏庄”去,是因为在武乡的“太行干部学院”参加培训。每天的学习安排满满的,只有中午有一点空闲,和丫头沿着校园外的马路向高架桥方向散步,阳光高高的,风和日丽。不知不觉的走到一条小路上,路旁是黄土堆成的小山,沿着小路前行,看到一些低矮的没有任何特色的房子,原来不经意间来到了一个小小山村。
魏庄院子门口的小狗懒洋洋的睡觉了,路过它的身旁抬头看看,又低头闭上眼睛,对陌生人的到来全然漠不关心。与狗狗不同的公鸡可是警觉性非常高,我们顺着有坡度的乡间小路往上爬,惊扰了公鸡,它们“咕 咕咕”的大声叫了起来,报告家人有陌生人来了。我们继续向山坡上爬,它们便很快跑远了,叫声在村庄的山谷间缭绕着。我和丫头笑着说:“在城里听不到公鸡中午鸣叫吧!”丫头哈哈笑着,学着公鸡的样子,伸长脖子发出了“嘟 嘟嘟”像母鸡一样的叫声,逗得我笑弯了腰。
魏庄这时,过来一位中年人,我们和他聊了起来,知道这个村子叫“魏庄”,有五十户左右的住户。然后,我们紧随他进了院子里,院子不大不小,三孔窑洞,看起来很新,实际已居住了三十多年了,而后盖了东、西偏房,干劲整洁。儿子在外打工,女儿出嫁到邻村,看似小日子过得不错。可是,再仔细了解,老俩口才说了实话:“老区人民不富裕呀!每年国家只给每人1000元的补贴,没有耕地,只有一些未经开垦的山地,种谷子和玉米,靠天吃饭,收成极少。水、电费和城市的价格差不多,都需要缴纳。国家下拨的扶贫款从来没有见到过。”俩人一脸的惆怅,我们听了后有点木然。接近下午的上课时间了,匆匆告别了俩人,原路返回。快出村子,看到了“魏庄学校”,像小户人家的院落,我俩萌生了退休以后到这里支教的想法。
魏庄第二天午饭后,我们约了宏全又去了哪个小山村,昨天才走了村子的一半。我们爬上山坡,下了山沟,有当地的农民在施肥,撒种,种玉米,用的是小型播种机。我对种子感兴趣,拿了几棵一看,吓了一跳,玉米种子蓝色覆盖黄色,太诧异了。村民说,为了防虫子,涂了一层防腐剂。难道我们吃的玉米就是这种种子种出来的吗?我真的不想再吃我曾经钟爱的玉米了,一种失落袭扰了心头。继续向上爬了几个土坡,这时才发现山沟深处的褐红色的土,黄色变成了红褐色,层层叠叠的,质感非常美观。宏全和几个农民攀谈了起来,问了玉米收成,成本,谷子的收成,农民的收入等等。
魏庄魏庄
沿着土山一路探寻,穿过低矮的椿树、柏树环绕的山林,来到山顶,往下一看,高架桥,铁路线、公路,楼房,公园,河流,还有我们的校园,一览无余。豁然开朗,迎着温暖的阳光下山了,天蓝蓝,白云朵朵,光芒万丈。
魏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