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丨请让孩子直面困难
自从春节上来小女儿上了小荧星艺校以后,每个星期天的下午三点多出发前,她总是要闹上一会儿小情绪。尤其是她会通过一些欲言又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等表情以及吃不下小点心、水果等不哭不闹的方式,表现出一副楚楚可怜、博取同情的样子,希望能够不去参加艺校培训。然而,当初却又是她自己吵着闹着要报名参加这个艺校培训的,做过很多思想工作,她始终表示自己能坚持。
(图片来自网络)因此,她自己也知道没有正当的理由拒绝去参加小荧星艺校培训,只能通过一些表情、动作来希望得到大人的“怜悯”。相比大女儿有时候表现出的“粗线条”,小女儿在平时对大人的态度更加敏感。因此,只要大人们在这方面稍稍表现出一丁点的同情,她就会“打蛇随棍上”,及时根据大人的态度和反应调节自己的言行举止。
就像在不久前的一个傍晚,她被妈妈批评之后,一个人坐到钢琴前开始练琴,原本也没有哭泣,就是有点小情绪,不情不愿地在练琴。正好我到她练琴房间里去拿点东西,她一看见我走进房间时,原本已经基本正常的脸上立刻又浮现上一层委屈,在经过默默抽泣两声酝酿之后,眼泪立即从眼眶中滚落下来,然后开始放声大哭起来。当然,我是知道事情前因后果的,也没有去理睬它,拿好自己的东西后转身就出了房间。就在我出来之后不久,哭声也就止住了。
现在的小孩子由于很早就接收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因此在心智的成长上比较早熟。他们很早就学会了察言观色,对大人特别是父母的态度尤其关注,很多时候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博取大人的同情和可怜,从而达成自己的目的。而现在的家庭往往都是独生子女,或者最多也就是二胎,家中不仅父母而且父母的父母,几代人都会围着孩子转,孩子一有个风吹草动,大人们就紧张万分。这种过度紧张,就让小孩子在与大人的相处中往往能掌握主动权,他们利用种种可以让大人紧张的言行来控制大人,而这种言行往往又确能得到大人同情或可怜的正向反馈甚至是过度的正向反馈。于是,当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去想办法解决困难或挫折,而是通过哭泣、生气、发火等方式来激发大人的紧张感和同情度,从而得到大人的助力来解决困难和挫折,自己不用花吹灰之力。然而,正是在大人的这种过度帮助下,孩子逐渐丧失了自己直面困难和挫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活中越来越缺乏勇气。
就像几个星期前,由于大女儿上完学而思英语后紧跟着要补一场考级前的舞蹈课,因此就在舞蹈班的附近随便挑了一个餐馆来解决晚餐问题。在服务员给大女儿上完她点的布丁后,她发现服务员忘了给勺子,她的第一反应不是自己去找服务员要这个勺子,而是问我:“老爸,没有勺子怎么办?”我的回答是,你可以直接找服务员去要一个。无奈之下,她只能自己去找服务员要来一个勺子。事情就这样简单地解决了,但是她在问我的时候,内心其实是希望父母能够帮她解决这个问题。像这样的小困难,孩子有时也会依赖父母,这难道还不是问题吗?
所以很多时候,大人越是可怜孩子、越是给孩子以很多不必要的帮助,孩子就越会觉得自己还是没有得到最好的待遇,还是觉得自己可以得到更多,甚至觉得整个世界都欠了她很多东西。渐渐地,孩子就没有办法学会做好自己的事情,也无法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解决困难、直面挫折。而父母越是避免去可怜孩子,孩子就越能学会如何去解决困难、直面挫折、克服失望,学会自强和自立。每一年高考结束,总会听到有孩子因为考试不理想而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的新闻,这就是禁不起挫折的结果。而最近几年不仅局限于高考,有时甚至会因为一点点小事,如仅仅因为被限制了手机使用权,一个孩子就直接跳下了楼;还有因为一场考试成绩不理想,中学生甚至小学生就选择用极端方式结束自己生命的。这是平时被娇惯成了怎样的状态,才能让孩子脆弱到了这样的程度啊!
等到这个时候,父母和家人才会痛苦万分,但不知孩子这样的行为正是因为在之前的生活中,父母给予了过度的怜悯和帮助,孩子没有被给予足够的信任,相信他有担当、有能力,可以勇敢地解决自己遇到的困难。事实上,过度的怜悯和帮助削弱了孩子成长中最需要的勇气,大人不可能保护孩子一辈子,一个孩子需要靠自己的勇气、坚强和能力来应对生活中种种的困难和挫折,而这些并不随着一个人的成长而会自动拥有,而是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从小进行训练和建立。
正如埃里希·弗洛姆在《占有还是存在》一书中提到的一个例子:当光线透过一只玻璃杯时,这只杯子呈现为蓝色,因为它吸收了一切其他颜色的光而不让它们通过。换句话说,我们之所以称此为一只“蓝色”的玻璃杯,恰恰是因为它并不保留蓝色的光波。它并不是因为其占有蓝光,而是因其放出蓝光才拥有了这个名称的。因此,如果我们想要让孩子拥有勇气、坚强和足够的能力来应对困难,那么就请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直面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