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坏事”的孩子
做了“坏事”的孩子
大女儿打来电话,说学校明天组织去体检,而她明天上午的体育课有体能测试,她却无法请假,可能会被扣分;大女儿说中午去拿快递,工作人员让她找了一个小时,耽误了吃饭,也没找到。大女儿说这是她买的最贵的一条裙子,却丢失了。
听大女儿絮叨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没有说教,只是感受她话语中的几缕恐惧与担忧,当她诉说完毕,大女儿语气轻快起来。
入住宾馆,朋友推开窗户,“坏事了,窗户关不上。”朋友喊道。我走过去,尝试了几次,发现了关窗户的窍门。告诉朋友,窗户关不上可以找服务员,为何说“坏事了?”
或许对朋友而言,关不上窗户是做了坏事,做了坏事要受到惩罚,做了坏事便不是好孩子。
惩罚是社会代理人为了控制人们的行为最常采用的方法。从惩罚者的角度看,这道理很明显,因为惩罚对于减少他们所不喜欢的行为来说有立竿见影的效应,而这效应又强化了惩罚者的行为,也就是说,惩罚的即时效应使惩罚者满意,惩罚者倾向于再次使用惩罚。
毛然重视惩罚在病态行为发生中的作用。惩罚太多会妨碍行为者对信号的辨别,也就是说,行为者倾向于不分青红皂白把多种近似但实际不同的信号看作危险的信号,这就妨碍了行为者以不同方式处理问题之适应能力的发展。如果惩罚太重,行为者为了减轻痛苦,对危险性很小的信号也极力回避,行为模式主要是防御性的,他“学会了如何不去学习”。
儿童通过惩罚得知在父母心中什么行为是坏的和应受惩罚的。为了免于下一次的惩罚,儿童不假思索或被迫地接受了父母的观点,禁忌意识便发展起来。极端的情况便是神经症,这种病人满脑袋都是禁忌,思考和行为总是“怕”字当头:怕挫折失败,怕犯错误,怕出洋相丢脸,等等。
因为受到惩罚太多,女儿成了谨小慎微的人,她怕犯错误,犯错后的她不知所措,或者是犯错后的恐惧让她不知所措。犯错误等于在妈妈眼中她是个坏孩子,犯错误等于妈妈不爱她!因为怕犯错误,女儿宁可不去做事,因为不做,便不会犯错误。
亲爱的,对不起,小时候过多的惩罚让你做事有太多顾虑!小时候的你小小的过错便成为我情绪发泄的导火索!亲爱的,对不起,妈妈发脾气不是你的错!妈妈发脾气不是你不好,妈妈发脾气是妈妈不会处理自己的情绪,你是个可爱的孩子!
亲爱的,你可以犯错,每个人都会犯错,爸爸妈妈允许你犯错,因为你会从错误中学习。就算你出错多多,爸爸妈妈也爱你,就因为你是我们的孩子。
亲爱的,请拥抱那个做了“坏事”的小孩!告诉她你看到了她的恐惧,告诉她你已经长大,你已经有能力面对;请一定告诉她你爱她,你会永远陪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