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叫兽讲刻意练习
成为顶尖专家的科学方法:刻意练习。不是经验也不是天赋
1.避免自动完成。
自检问题:今天的工作,是有意识地刻意练习提升,还是自动完成?上次做类似的事情,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专家不允许自己进入自动完成状态,他会思考刚才用了什么技巧,表现怎样,应该如何提升。
2.离开舒适区
自检问题:现在做的事,是否离开了你的舒适区域,让你觉得需要付出额外的学习和努力才能做好?
舒适区就是自己自动化状态完成区域。
业余爱好者为乐趣而进行练习;优秀专家在不舒服的区域学习。
你可能对自己领域很感兴趣,但是在任何一个领域内的刻意练习本身,都毫无任何乐趣可言。因为那意味着你需要经常去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并且经常遇到失败和挫折。
任何专业的刻意练习都意味着离开舒适区,学习大量的知识,寻找困难的任务,用着自己不习惯的方式大量练习。
喜欢阅读小说,和进行严肃非虚构创作是两回事。看商业策略书籍和逼迫自己一天诊断3个困难的商业案例是两回事。
3.牺牲短期利益
自检问题:有多长时间,你没有为了训练而牺牲短期绩效?
绝大多数刻意练习,都意味着短期效果的下降。因为你在用自己不熟悉,不舒服的方式做事。
如果总是追求短期绩效,总是追求尽快把活干完,就很难有刻意练习的机会。如果想不断精进自己的能力,成为顶尖专家,你需要在某些时候,把掌握技能当做工作的目标,而不是作为工作结果的附属品。【如果今天的工作不那么着急,那么我今天的主要目标就是利用这些工作来训练技能,而不是追求最快把工作完成。李靖】从能力提升的角度来说,让一个团队成员利用非紧急工作,最大化地学习技巧,提升能力。这时候训练技能成了工作的全部目标,而不是工作的附属品。
4.大量重复性训练
自检问题:你在多大程度上,对某一项能力进行了大量重复性训练?
练习和实战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对专项能力重复性训练的程度。实战中我们用所有的能力来完成一个职责。刻意练习则是在一段时间内集中训练少数能力。而单纯的实战并不能持续地提高一个人的能力。要想在某些领域内刻意练习并最终成为专家,就需要对某些关键技能进行细分,并且进行大量的重复性训练。而不是去实战。【职场痛点,用文案指出痛点训练】
5.持续地获得反馈
自检问题:在我想刻意练习的领域,有哪些方法可以让我得到反馈?
反馈是指任何让你知道自己现在做的有多好,以及距离理想目标有多远的方式。没反馈的练习就像对天射任意球一样,无法通过结果来纠正和诊断自己的学习。
【设立自检清单,自己创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