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稀缺”让你人生开挂
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这句话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人无完人。
话很在理,但是有多少人能真正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能用积极的心态去弥补不足呢。
今天我想借这个“人无完人”的观点引出一个词:稀缺。想通过一个故事,来谈谈“稀缺感”带给我的学习动力。
积极乐观冷静——缺啥补啥
去年12月份,我家娃突然厌学,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拒绝跟我们交流,那一扇紧闭的门把我和孩子的心硬生生的隔开了。措不及防的青春期,让我素手无错。
我当时很焦虑,一个唤不醒的孩子我该怎么办?
冷静下来想想,那时候焦虑的原因是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做,也让我明显感受到了在育儿方面的“稀缺”。
找到了原因,心情就豁然开朗,也就没有让我自暴自弃或者对女儿的行为绝望无助。因为我觉得是自己育儿常识的稀缺才导致我家大宝这样的境地。换句话说假如我能弥补不足,一切就还有挽回的希望。
那段时间我每天想一个办法:请她的闺蜜来陪她散心、请班主任来开导她……虽然屡战屡败,可这让我觉得生活在希望中,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
即使家里的氛围很压抑:大宝将自己锁在房间里、老公敲门无果垂头丧气、甚至连读小班的小宝也每天喊着:我不要上学。
可这也没让我有半分的退缩,偷偷擦干眼泪,继续学习、继续在育儿这条路上踉跄前行。
那个时候,我又一次深刻的感受到,我对孩子在教育方面的极度“稀缺”,急需要来填满这个漏洞。
持续学习——解决问题
在最无助的时候,我一直保持着“稀缺”的心态。那时候我看了大量的亲子和心理方面的书。幸运之神还是眷顾我的,我在书里找到了醍醐灌顶的一句话:我这么爱孩子才舍不得为了作业的事跟你吵。
我把这句话背了下来,书里说的很对,哪个孩子不想让自己变得优秀,哪个家长愿意跟孩子闹得鸡飞狗跳。于是我改变了教育模式,随之改变的就是相处模式。
我告诉自己要把我家宝当成是最重要的朋友,要时刻关注她、肯定她、表扬她。
于是在慢慢填补“稀缺”的过程中,我领悟到:对青春期的孩子,只有一个方法最管用:无限的爱并信任她。
什么事都包容她,她疯陪她疯,她做过激的事也是包容。有一次她在听“神经病之歌”,她爸爸就一脸嫌弃,嘴里不敢说脸上缺写着大大地嫌弃。但是我是很宠溺的看着她,因为我觉得宝贝很开心。
她跟我对望一眼,默默开始做作业……当她确认你爱她,信任她,她自然会敬畏你,跟你说心里话。同时会体谅你,听你的话。
一边保持着“稀缺”心态,一边慢慢地学习,让我看到了信心倍增。自己犹如一名战士,在育儿的路上越战越勇、披荆斩棘,也似乎隐约能感受到胜利的曙光正在向我招手。
找到目标——持续深耕
在一次思维启发活动中,我连续抛了好几个问题:你的月目标是什么?年目标是什么……
大宝看到了:妈妈你现在的目标是什么?
我:妈妈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在训练营一直深耕下去,在写作方面不断精进,然后出书。
大宝:妈妈,我不知道我的目标是什么?
我:你最喜欢干嘛?
大宝:写字
我:那你可以在写字领域深耕。
找到了目标以后,大宝一改颓废的状态,在不去读书的日子里,就勤练毛笔字。
看到了孩子的进步,我深深内疚:是自己的“稀缺”让孩子进行了爆发。
所以我持续不断精进自己,有耐心有勇气不断去解决问题,一步一步慢慢地,我家的宝逐渐接纳我、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榜样引领——静候花开
为了提升自己,我参加了社群的运营,最深的体验是在24期25期的开营仪式上,主持人将我的优秀事迹分享了出来,我家大宝看了可开心了,将这个“天大”的荣誉广而告之,并说要跟我一样优秀。
我正好接下去:
就是那一次群里的彩蛋,我争取了,我的优秀被大家看到了。因此你的优秀也要被人看见、被人强感知,你才能被更多的人认识。
你写毛笔字好,在家里窝着谁知道呢?
大宝沉思片刻说:那我要去上学,学校有各种书法比赛,我要拿成绩说话。
老母亲差点泪流成河。
写在最后:
回顾这一路的“血泪史”,可能一直支撑我勇敢乐观的走下去的信念就是:自己育儿方面稀缺心态,我把大宝所有的爆发都归结到自己的原因上。那个时候我唯一的信念就是:我只要能填满自己的“稀缺”,我家宝的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事实证明,我的信念没有错,现在她跟我无话不谈,每天乖乖去上学、跟我一起写复盘、每天傍晚都要跑三公里。
还获得了许多荣誉,阅读比赛一等奖、书法比赛区一等奖、合科竞赛班级前十。
稀缺无处不在,稀缺能迫使人们去做出选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起来。在面对青春期娃的问题上,拥有稀缺心态的是督促我进步的动力。
也是这个动力,让我重新认识了“稀缺”这个词,以点带面、融会贯通,我相信我的生活会因为“稀缺”而越来越美好。